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120年後,東亞格局陷入循環?

http://www.CRNTT.com   2014-08-07 10:28:57  


 
  東方早報:您用“歷史與反覆”去看120年前的甲午戰爭,能否認為,“歷史與反覆”是資本主義體系中必然會發生的現象呢?

  柄穀行人:從資本積蓄的觀點來看,可以說是必然現象,但這並不是指既有事實的簡單重複發生。以資本主義經濟為例,蕭條、大發展、恐慌、蕭條——這種循環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知道這種循環,就會導致恐慌和混亂。如果了解了這樣的循環,就能夠依據實際情況進行對應。同樣的,帝國主義、自由主義、帝國主義——這一循環也是如此。“反覆”是無從避免的,但是如果能夠對其充分認識的話,則可以避免發生恐慌。即便有困難,也可以冷靜地對應。

  東方早報:您個人不是歷史研究學者,但您個人如何看待120年前的甲午戰爭?在您看來,那場戰爭對日本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柄穀行人:日清戰爭(甲午戰爭)是東亞重要的分水嶺。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先是與西方列強積極對抗,後來又進入了近代化即等於西方化的急劇進程當中。到日清戰爭(甲午戰爭)時,西方化進程已經取得了相當的進展,日本的民族主義都具有積極意義。日本人認為,為了對抗西洋必須與亞洲形成連帶。這一時期的日本正在積極轉向帝國主義,想要躋身於西方列強。而就在那之前日本還希望聯合整個亞洲的力量與西方進行對抗。可以說日清戰爭(甲午戰爭)的結果改變了這一切。不過提倡連帶亞洲發展的亞洲主義,還是有一部分保留了下來。

  在經濟方面,日本利用戰爭賠償金加速了重工業的發展,並在戰後增加了在朝鮮半島的活動。相對的,朝鮮王朝也不再依附於清朝,轉而依附於俄國。這也最終導致了日俄戰爭(1904年)的發生。另一方清朝,在戰敗後向日本輸送了大量留學生,希望以此強化自己的實力,相反這些留學生們後來恰恰成為了推翻清朝、創立現代國家運動的中心人物。無論對哪一方來說,日清戰爭(甲午戰爭)都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

  從政治經濟兩方面來看,主要就是以上這些影響。但日清戰爭(甲午戰爭)所帶來的變化其實更為細微和多樣。例如我曾經在《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一書中簡要概括過日清戰爭(甲午戰爭)後的日本文學,多是抵抗政治現實、深入精神層面的文學。我認為那顯示了帝國主義化進程當中,知識分子在政治上的敗北。近年來我也留意到,中國現代文學也起源於同一時期。當時來到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們奠定了包括白話文在內的中國現代文學、思想的基礎。與日本現代文學走向精神層面的封閉化傾向相反,中國的現代文學顯示的是變革的志向。魯迅可以說是其中的代表。我對日清戰爭後(甲午戰爭)的清朝思想家,特別是提出“世界大同”的康有為十分感興趣。他是以帝國(並非帝國主義)的經驗為基礎進行思考的思想家。在日本沒有產生過像他這樣的思想家。

  東方早報:120年前發生了甲午戰爭,中日之間產生了武力抗衡。那麼120年後的今天,中日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又出現在了我們面前。120年前的武力抗衡,在今天會以什麼樣的形式發生在中日之間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