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南海石油開發戰略須軟硬兼施

http://www.CRNTT.com   2014-08-27 08:28:45  


 
  伴隨島礁被侵占的是油氣資源被瘋狂掠奪,油氣勘探權被不斷侵犯。這些國家利用美國等外部力量的幹預,紛紛與外國石油公司合作,掠采中國南海油氣資源,開發步伐從近海大陸架向深海推進,獲取了巨大的資源經濟利益。迄今為止,在中國管轄海域已有1000多口周邊國家的油氣井,中國南海傳統疆界線內每年被掠采油氣資源超過5000萬噸油當量,相當於每年丟失一個高峰期的大慶油田,丟失中海油一年的國內油氣產量。

  過去30年,中國針對“爭議”海域,在堅持“主權屬我”的前提下,提出“共同開發”的主張,並於2002年11月與東盟各國簽訂《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各方承諾保持自我克制,約定在“爭議”解決之前,不採取使爭議複雜化、擴大化和影響和平與穩定的行動。但周邊一些國家不但不遵守約定,反而得寸進尺,不斷擴大“爭議”區範圍。而中國的國家石油公司卻受制於此原則,在中國海域無法進行正常的勘探開發作業活動。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南海海域的勘探作業屢受周邊國家的幹擾和阻撓,勘探作業權受到嚴重侵害,相關項目的開發因為周邊國家的無理阻撓一再擱置。其中,1992年中海油與美國克裡斯通公司簽訂的“萬安北-21”開發合同已擱置20多年,至今尚未履行。在東海海域,“春曉”等油氣田也屢被幹擾,無法進行正常生產。

  文章指出,從世界石油天然氣工業發展來看,從陸地到海洋、從淺海到深海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中國陸地和近海、淺海的油氣勘探開發程度已比較高,發現大型以上油氣田的可能性越來越低,產量增長潛力有限。而需求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導致了油氣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壓力越來越大。未雨綢繆,我們必須盡快尋找新的儲量和產量接替區,海上油氣勘探開發重點由近海區域向遠海區域轉移已勢在必行。南海中南部作為油氣富集區,應當作為國家新時期油氣戰略的重點區域。因此,加快推進南海中南部勘探開發,既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也更是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和保護國家主權的大國之舉。

  文章稱,海寧則國安。目前東海和南海局勢日益複雜嚴峻,出現了國際化的趨勢,毫無誇張地說——正面臨失控的危險。面對這個“危險”的現狀,中國首先必須要強硬起來,“主權屬我”就是我,在主權的問題上沒有“爭議”和“商量”的餘地。要在盡快制定完善中國海洋相關法律法規、整合優化海上執法力量的同時,抓緊制定和實施海洋發展戰略,把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尤其是把南海中南部油氣資源開發和海域勘探權的維護作為重點領域全力加快推進。實踐證明,此次中石油和中海油合作在西沙海域成功打井,已經彰顯了國家石油公司主動行駛海域勘探權的意識和實力。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國家石油公司已完全具備獨立進行深水勘探開發的能力,打破爭議區僵局的條件已完全具備,就看國家的硬氣了!國家應進一步以明確的態度和始終如一的政策,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各個方面對國家石油公司提供全方位、實實在在的支持,包括在註冊資本金、稅收、關稅、金融等方面制定南海開發的優惠政策,設立主權財富基金性質的南海風險開發基金,出台必要的扶植其它相關產業發展的政策,使南海開發盡快起步,形成規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