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新常態下地方債去杠杆進入新拐點

http://www.CRNTT.com   2014-09-17 08:35:09  


  中評社北京9月17日訊/剛剛公布的8月一系列經濟數據,二季度短暫的經濟回升態勢沒能得以延續,有些指標甚至已跌回金融危機深重時的水平。這主要是支撐傳統經濟增長投資、消費和外貿進出口這“三駕馬車”動能不足。中國實體經濟總體債務水平在國際金融危機以後大幅上升,眼下正面臨著改革深化的具體落實壓力,在經濟去杠杆化與風險之間呈現了加杠杆與去杠杆的矛盾。

  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金融網分析師周子章文章表示,在經濟分析中,人們通常使用債務與GDP之比,來衡量一國債務水平的高低。宏觀數據測算結果顯示,過去幾年,中國總體債務水平顯著上升。而從國際比較的角度,目前中國住戶、企業和政府等部門的債務仍然可控。住戶部門債務負擔不高,未來進一步擴張負債的空間也是存在的;企業部門負債水平處於各國區間的偏上端位置,並沒有偏高;地方政府性債務過去幾年增長比較快,地方政府手中持有大量資產,同時中央政府資產負債狀況相當穩健且中央對地方負有救助責任。

  不過,債務償還的成本也讓一些地方政府陷入了困境。沉重的利息負擔使得今年經濟增長動力反彈的難度更大。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面臨著投資效率下降的問題,新增GDP與整體債務比率(或叫固定資產的生產率)自2003年以來呈現下降趨勢,從83%降至今年一季度的46%。投資效率降低的情況在2009年之後尤其顯著,部分原因在於投資回報突然降低,固定資產投資的生產率可能持續下滑,這一點特別令人憂慮。

  文章分析,過去幾年,中國經濟的最大變化在於人口紅利出現拐點,勞動力供給下降,而技術短期穩定,從要素角度看如果不願放棄高增長目標,穩增長就只能靠增加資本投入。而2008年危機之後每次穩增長都是靠大量的投資來實現,體現為投資占GDP比重的持續上升。今年以來,全國投資與GDP之比已接近90%。與投資高增速對應的是融資需求始終居高不下,投融資增速始終在15%以上,遠高於7%左右GDP增速,因而,貨幣超增是導致債務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而隨著全球寬鬆政策的持續,經濟復甦的動力不足,政府過度負債引發的風險不能不引起高度警惕,尤其地方政府舉債來源過度依賴銀行貸款和過度依賴土地償債,容易引發財政和金融風險交叉感染。儘管中央領導和有關部委一再強調政府債務風險整體可控,但與2010年相比,省級、市級、縣級政府債務餘額分別增長了61.75%、56.34%和77.34%,快速增長的債務規模和短期集中償付的壓力,無疑讓社會各界都捏了把汗。

  實際上,2012年下半年後,地方政府債務增長並沒有相應減少,不少省市縣鄉債務率已高於100%。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因此提出,要“控增量、壓存量”地化解債務風險。

  地方政府控杠杆也有來自美國和日本的成功經驗。美國地方政府債務以金融市場為基石,受到《破產法》的硬約束,確保了2001年互聯網泡沫和2008年次貸危機後地方迅速控杠杆。日本長期採取“強管控、精計劃”控杠杆思路。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泡沫破滅後,日本地方政府快速加杠杆,部分地方政府終於在2006年瀕臨破產,不得已而控杠杆。中國當前地方政府負債率已接近了日本頂峰時期40%的水平,遠高於美國。

  可以看到,當前的地方政府控杠杆部分借鑒了美國模式。修改後的《預算法》促進地方政府債務顯性化,“堵歪門、開正道”,對其形成硬約束。但新型城鎮化建設帶來剛性支出,土地財政終結而地方主體稅尚未建立,地方財力捉襟見肘。可預期在未來幾年,地方政府仍然非常依賴債務融資,其負債率難以有較大幅度的下降,未來幾年更可能是走平或略微走高。因此,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過快增長的風險也就成為當前一個主要目標。而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中央政府穩增長重點聚焦於棚戶區改造、鐵路建設、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等領域,國務院各部門也不遺餘力地落實相關政策。從中長期來看,這三個領域也是中央加杠杆的政策發力點。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