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距離真正的全球第一還有多遠

http://www.CRNTT.com   2014-10-02 09:43:05  


經濟學家 馬光遠
  中評社北京10月2日訊/經濟學家馬光遠文章《中國距離真正的全球第一還有多遠》指出,對於中國而言,關注中國經濟的短板和與美國真正的差距,韜光養晦,不過早戴上毫無價值和意義的“世界第一”的帽子沾沾自喜,才是成熟的體現。 

  9月27日出版的《瑞典日報》稱:根據世界銀行的估算,9月29日全球經濟權力將實現引人注目的交接,中國將正式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該報道說,十三年前,中國超過了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四年前,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按照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周一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國。

  不同於以往聽到中國經濟排名提升後的激動和炒作,時下的中國對於諸如此類戴給中國的高帽更多了一份理性和警惕。筆者關注看到,對於這次中國再次將成為第一的報道,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微博等新興媒體,都幾乎以調侃的心態對待。特別是,我們注意到,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排名是按照購買力平價測算的。購買力平價理論盡管可以消除各種人為操縱匯率的情況,但這種完全按照購買力計算匯率的辦法,和現實情況相距甚遠,匯率的變化除了購買力,還要受國民收入、國際資本流動、生產成本、貿易條件、政治經濟局勢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而且,用購買力平價理論計算匯率時,如何選擇代表性的物品構成“一籃子物品”迄今是一個難題。所以,現實中很少有國家真的用購買力平價來作為調整匯率的標准。從中美兩國的真實物價看,事實上,中國很多真實物價按照英國《經濟學人》的巨無霸指數計算,人民幣的購買力絕非低估,而是被高估了。所以,用這種方法計算出來中國GDP總量超過美國,只能一笑而過了。我們相信中國的GDP總量有一天一定會超過美國,但那是實實在在的超越,而不是靠計算規則的改變。

  即使承認購買力平價計算出來的中國超越美國的結果,中國經濟的真實實力不要說距離美國,就是距離我們已經超越的日本、德國、英國等國,仍然具有相當大的距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