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習近平會見蕭萬長談話發出的幾個信息

http://www.CRNTT.com   2014-11-10 10:09:01  


 
  但正因為如此,就避開了“APEC”這個蕭萬長今次赴京的本身含義,這是北京對馬英九強調的“APEC習馬會”,以“肢體語言”作最後一次的否定。而且許多人都注意到,新華社在報道“習蕭會”的新聞時,是以“中共總書記”來表達習近平的職銜的,並沒有像報道習近平在會見赴京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各國經濟體元首或首腦那樣,使用“國家主席”的職銜;而稱呼蕭萬長則是採用了“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的民間職銜,並沒有使用其此次赴京的身份--“APEC中華台北領導人代表”(台方在蕭萬長赴京前的記者會上,以及連日來的新聞稿中,都是強調這一身份的),這同樣也顯示,北京對馬英九的“APEC習馬會”,仍是耿耿於懷。

  實際上,從北京籌辦這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規格看,是要籍此良機塑造習近平在國際社會中的“大哥風範”,奧巴馬、普京等國家的領導人“百鳳來儀”的景象。因此,不要說“APEC習馬會”的幻想,由於是國際場合而違背一個中國原則了,單是這一點,就不容馬英九來“插科打諢”,干擾這一重大的戰略意圖。

  台灣方面後來總算是“悟”出了一點門道,除了強調蕭萬長不會在“習蕭會”上再提“習馬會”外,也表示王郁琦在“張王會”中不會再提“習馬會”,這是實事求是的做法,值得一讚。當然,這並不等於是沒有“習馬會”,一是必須避開國際場合;二是必須要有實質內容,而不是只圖為見面而見面;三是馬英九本人也得自我掂量,設法提高自己的民意支持度,不要造成兩人之間的“氣場不對稱”,而所謂“對等”正是馬英九所強烈主張的,但馬英九的弱勢與習近平的強勢,就正是“不對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