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世界正面臨新一輪冷戰威脅

http://www.CRNTT.com   2014-11-25 11:39:06  


 
  2008年俄羅斯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格魯吉亞為爭奪南奧賽梯的控制權而爆發了戰爭,當時北約組織似乎沒有準備好,因而沒有過多地介入。但烏克蘭危機的爆發卻是另一番景象,歐美諸多國家,尤其是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了強硬的制裁舉措。其實,烏克蘭危機的爆發起因於烏克蘭內部關於是否加入歐盟的紛爭,本是烏克蘭的內部事務。但由於烏克蘭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引起俄羅斯的極度關切與介入,進而引起美國和歐盟的關切。

  其實,說穿了,俄羅斯與美歐都是從各自的戰略利益而介入烏克蘭危機的。俄羅斯將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以保持其在黑海的軍事地位與實力,並明里暗里支持烏克蘭東部的民間武裝與政府對抗。而美歐從開始時的對俄制裁,到北約組織公開出面,已讓外界嗅到了冷戰或“准冷戰”的氣味。至此,烏克蘭危機已不是烏克蘭本身的問題,而是牽涉到兩場相互交織的危機,即烏克蘭的獨立國家地位危機以及俄羅斯與西方關係的危機。

  雖然在前蘇聯時期烏克蘭成了前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但在歷史上烏克蘭與俄羅斯並非友好的鄰邦,烏克蘭一直受到俄羅斯的欺壓,即使在前蘇聯解體後還一直處於俄羅斯的陰影之下。因此,擺脫俄羅斯的羈絆,加強與西方的聯繫或加入歐盟就成了烏克蘭民族主義的訴求,但這將有損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利益。於是,俄羅斯不僅在能源及經濟諸方面對烏克蘭施壓,且揮舞起了軍事大棒。而如果烏克蘭臣服於俄羅斯,則將有損西方的戰略利益。這就是俄羅斯與西方爆發“准冷戰”的客觀現實。

  實際上,目前俄羅斯與歐美之間的“准冷戰”並非自烏克蘭危機開始,而是在前蘇聯解體後,美國在歐洲採取東擴的戰略決策以及逐漸建立歐洲戰略導彈防禦系統後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烏克蘭危機激化了雙方的爭鬥,而且越來越具有火藥味。

  現在的問題是,這一“准冷戰”,或曰西方對俄羅斯的遏制將如何發展?

  其一,如前所述,烏克蘭危機產生的重要原因是烏克蘭的獨立國家地位問題,但西方國家的介入恐怕很難解決這一問題。這是因為,一方面西方很難穩定烏克蘭的經濟;另一方面,西方的解決辦法很難同時令烏克蘭境內講俄語與講烏克蘭語的烏克蘭人同時得到滿足。這就有可能將烏克蘭問題長期拖延下去。

  其二,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收效甚微,這不僅因為俄羅斯的反制裁措施令一些歐盟國家利益受損。而且,受制於美國國力的減弱,美國也很難採取原冷戰時期對前蘇聯的強硬舉措。相反,俄羅斯卻越來越頻繁地展示其威力強大的新式武器,普京的強勢不減,越來越耀武揚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