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量最大貢獻者

http://www.CRNTT.com   2014-12-05 10:06:08  


 
  (2)金融危機之後,中國成為排在美國和德國之後對國外經濟拉動作用的第三大國。從數據來看,美國是所有國家和地區中對其他國家和地區整體拉動作用最大的國家。2009年美國的拉動作用接近16000億美元,相當於其他所有國家和地區GDP總和的3.46%。美國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拉動作用如此之大,與其經濟規模非常大以及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經濟聯繫非常緊密是分不開的。排在美國之後的是德國,其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拉動作用達到11500億美元左右,相當於其他所有國家和地區GDP總和的1.2%。中國則成為德國之後第三大拉動作用國。中國經濟對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整體的拉動作用達到6182億美元,相當於這些國家和地區GDP總量的1.18%。對比發現,儘管當時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達到德國的1.5倍左右,但是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拉動卻略小於德國。這其中的重要原因在於德國與歐盟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繫要遠遠大於中國與這些國家的聯繫。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經濟拉動作用排名前十位的國家還包括日本、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和印度。

  (3)從對GDP拉動作用的絕對量來看,受中國經濟拉動作用較大的主要是美、日、韓、德等中國的主要進口國;而從拉動作用對GDP的貢獻度來看,受中國經濟拉動作用較大的主要是資源出口國和與中國鄰近的東盟國家。測算顯示,受中國經濟拉動作用絕對量最大的5個國家分別是美國、日本、德國、韓國和澳大利亞。對比中國的進口來源國可以發現,這些國家同時也屬於中國前五位進口國,這些國家對中國出口商品和服務佔中國進口總額的42%。

  中國對全球主要經濟體拉動作用對其GDP的貢獻率最大的十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沙特、中國台灣、馬來西亞、智利、新加坡、文萊、韓國、中國香港、泰國和越南。其中,沙特和智利屬於資源出口國,中國進口分別占其出口總額的14%和22%,而且進口中80%左右都是礦產資源。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泰國、越南等國則屬於東盟成員國,同樣中國也是這些國家的主要進口國,如馬來西亞近五分之一的出口銷往中國。與資源出口國不同的是,中國從這些國家進口的主要是中間投入品,中國與這些國家之間的產業內和產品內貿易聯繫非常緊密。

  主要研究結論及啟示

  文章提出,總結如下主要結論:

  (1)中國經濟增長為全球提供了巨大的市場,促進了全球分工體系的深化。中國大規模的技術引進為全球研發提供大量的資金,加速了創新的產業化。中國出口價格長期保持低位對全球維持價格穩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過去的30多年中國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波動最小的國家之一,這對於維持全球經濟的穩定同樣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長期持續穩定的高速增長使得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量的貢獻越來越大,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達到13.5%,占發展中國家整體貢獻的40%;金融危機的爆發,促使中國更快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引擎。2008—2012年全球經濟增量接近40%來自中國,而同期美國的貢獻率不到12%。

  (3)中國經濟對發達國家和地區拉動作用要遠大於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但對後者拉動作用對其GDP的貢獻程度要高於對前者。

  (4)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發展成為排在美國和德國之後對國外經濟拉動作用的第三大國。2009年美國、德國和中國對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GDP貢獻率分別達到3.46%、1.20%和1.18%。隨著近幾年中國經濟繼續快速增長,可以推斷中國對國外經濟拉動作用已經超過德國。

  (5)從對GDP拉動作用的絕對量來看,受中國經濟拉動作用較大的主要是美、日、韓、德等中國的主要進口國;而從拉動作用對GDP的貢獻率來看,受中國經濟拉動作用較大的主要是資源出口國和與中國鄰近的東盟國家。

  從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而且中國的發展對其他國家和地區具有很強的正溢出效應,而非搶占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機會。未來儘管中國經濟不會重現過去幾十年那樣高速增長的態勢,但是無論從發展階段,還是從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潛力來看,中國經濟仍可能保持較長時期的中速增長,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也將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需要及早謀劃,制定大國戰略,及時轉換角色,做好主動承擔國際社會期望大國需要擔當的責任和義務的準備,樹立更加積極正面的國際形象;另一方面,需要加快推進國內各項體制機制改革,提高經濟競爭力,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應對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雙重壓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