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貨幣政策調整應匹配經濟轉型目標

http://www.CRNTT.com   2014-12-14 10:38:34  


 
  簡單對比說明,中國經濟增長有過度依賴貨幣投放的嫌疑;高貨幣投放帶來財富分配效應,以房價上漲為典型代表,居民飽受物價上漲之困,其根源不能不說即緣於長期的貨幣超發。由此,著眼於穩定幣值為長期的基本目標,新階段貨幣政策已不能簡單地全面進行貨幣釋放的總量寬鬆,應對經濟增速換擋轉型,如何在積極政策基調之中,保持貨幣政策長、短期目標的一致,以此盡可能超越凱恩斯-弗里德曼均衡困境,將是貨幣當局必須認真面對的現實。由此建議,貨幣總量寬鬆應當適度,更有針對性地有效實行結構性的貨幣調整,需要成為未來一段時期的常態。

  促使經濟增長方式轉型,是貨幣政策“適應性匹配”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另一個難題。在當前階段,需求的下降與消費終端價格的回落有利於從供給(生產)角度推動傳統產能過剩行業繼續消化庫存,以利於這些產業實現“自然出清”。但在央行重拾寬鬆貨幣政策的背景之下,需要防止那些粗放投資、淘汰產能借機回潮。也即是說,政策的寬鬆不應當人為阻斷市場的自然出清過程,以為下一輪經濟健康復甦提供可靠保障。這一匹配需要貨幣、信貸政策的結構與精細的設計、實施、把握,但限制落後產能與粗放投資,顯然已不是貨幣政策本身所能夠完全做到的。

  其三,如何有效降低實體經濟領域的資金成本,以此穩增長、促復甦,而不只是讓資金在金融市場進行自循環,是貨幣政策寬鬆過程需要考慮的另一個較為實際的目標,央行今年以來結構政策的立足點與出發點即在於此。這是一個待解的難題,其根源在於宏觀經濟景氣不佳,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空間難以被有效拓展,同時在社會投資領域存在著各方面的體制限制,這些事實的存在,使得人們在當前階段對這一目標的實現存有廣泛的憂慮。

  文章認為,解決上述政策匹配的思路與措施依舊在於各個層面的、系統性的制度變革。目前需要明確的是,房地產市場景氣波動中,貨幣政策放鬆有利於開發商舒緩資金壓力,但房地產市場要實現完全的市場均衡,需要在釐清房屋安居與資本基本屬性的基礎上進行全面的制度清理,在立足國情的前提下積極有力地採取措施,促使房地產市場步入真正的市朝。與之類似,土地財政問題、地方政府債務平台問題等等,需要全面的財政體制改革與地方行政機制改革推動解決,貨幣寬鬆絕不能等同於政策托底與救市。

  有效降低實體經濟領域資金成本、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及提升全社會範圍內的資金使用效率,則需要培育健全的市場競爭機制與競爭主體,改革入手點在於弱化市場准入、強化後續監管以及進行政府與社會各個相關層面的制度變革。弱化准入管制有利於打破不合理的市場壟斷,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提升社會整體福利;強化後續監管是轉型也是提升改革目標的關鍵,比如註冊制在信息披露方面所要求的後續監管保障,以及對生產企業排污、治污與環保投資方面的制度硬約束,其對企業主體信息造假以及環保不達標的嚴格整治,正是提升市場主體質量的基本保證。而要實現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就需要保護知識產權,鼓勵自主創業,有效激發全社會的創造、創新活力,以此實現全社會勞動生產率與資產配置效率的提高,這是有效擴大社會投資、解決資金只在金融領域自循環的根本保障。

  文章指出,適度活躍的資本市場有利於促轉型、防通縮、穩增長目標的實現。資本市愁躍可以為實體經濟直接與間接融資提供可靠渠道,同時,財富效應累積與外溢有利於擴大消費,這一結果正是貨幣政策調整所要達到的目的。但在促進市場活躍過程的同時,需要防止出現過度的市場投機,採取措施進行堵疏結合,盡可能保持與延長資本市場的多頭氛圍。從這一角度來看,資本市場運行也應當納入貨幣政策調整與作用的目標範圍之內。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