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15 貨幣調控需相機抉擇

http://www.CRNTT.com   2014-12-20 10:27:02  


2015年國際國內經濟環境比較複雜,穩健的貨幣政策需要相機抉擇。
  中評社北京12月20日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鬆緊適度。穩健貨幣政策已為人們所熟悉,而要明白貨幣政策何謂“鬆緊適度”,必須明晰穩健貨幣政策的具體內涵。

  中國證券報發表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主任陳炳才文章表示,據以往經驗,貨幣供應量增長基本是經濟和消費物價增速目標之和,外加2-3個百分點。比如說,2013年經濟增速目標為7.5%,CPI漲幅為3.5%,貨幣供應量增長為11%,但考慮到結構調整、壓縮產能,貨幣供應量會增加2個點,即在13%左右。這是過去的做法,但未來是否依然如此?可能不會簡單套用。因為中國貨幣供應量和經濟總量比較,幾乎是2元貨幣投入才能創造一個GDP,而成熟的工業化國家比中國資金效率要高,如果繼續保持較高的貨幣供應量增長,就會導致未來物價上漲和資金效率下降。因此,在穩健基礎上增加“鬆緊適度”,是看到了貨幣政策存在的問題。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應該收縮貨幣供應量和信貸規模的高增長,保持貨幣供應量和信貸與物價、經濟增長相適應,必要時可以低一些。可通過盤活存量資產,如債券、股市增加資金,使資金風險分擔機制更加合理。

  “鬆緊適度”,既強調鬆緊,也強調適度。目前貨幣政策工具包括貨幣供應量、信貸規模、存款準備金、利率、存貸比和口徑調整、央行票據、再貸款、拆借市場利率、匯率等。這些工具使用的方式和方向、規模或水平調整,顯示出貨幣政策的鬆與緊。與財政政策要有力度不同,貨幣政策鬆緊要“適度”。“度”就是標準、規則、依據,也就是說,鬆、緊要有標準、依據和規則,於法有據,不隨便出台超越法律法規的政策,不是簡單地在總量上或鬆或緊,這就是適度。

  文章分析,既然是穩健的貨幣政策,為什麼又提出要注重“鬆緊適度”?這意味著宏觀經濟形勢存在不確定性,穩健貨幣政策既有趨緊也有趨鬆的兩種可能和選擇。首先看對世界經濟形勢的分析和判斷,決策層的判斷是,明年世界經濟可能會略有回升,表明不完全肯定,對回升的程度用了“略”,而不是緩慢、逐漸等;其次,對國內經濟增長分析,特別提出“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這說明經濟增長將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會有一個區間波動的認可接受度。經濟運行合理區間,過去一年是指消費物價增幅不超過3.5%,經濟增長不滑出7.2%,是不對稱的區間,預計明年合理經濟區間應該是包含同一個指標的上下限,這樣貨幣政策就有了一個調整的空間,也就有了穩健背景下的鬆緊適度。比如,如果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大大超出預期,穩健貨幣政策可能趨向放鬆;如果國際經濟回升,國內經濟與預定的目標偏離不大,甚至略好於預期,穩健貨幣政策可能趨緊。

  考慮到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消費物價增幅持續下行,也考慮到國際能源、資源價格和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明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消費物價翹尾因素將為負,上半年工業品價格翹尾因素也將為負。考慮到歐洲經濟復甦艱難,俄羅斯經濟波動風險加劇,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速下行,2015年需求因素不會拉動能源、大宗商品和工業品價格上漲。考慮到供求和改革等因素,中國明年消費物價上半年可能為負增長,下半年可能維持零增長或略有提高,全年消費物價不會超過0.5%,甚至為負。但消費物價下行到什麼程度,下半年是否會產生變化,尤其是美國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後的利率趨向,都與中國利率調整關係密切。如果上半年消費物價為負,存款利率應該有兩次下調機會,這就是“鬆”的表現,但為了避免“鬆”帶來的問題;如果不直接降低利率,而是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讓市場自身降低利率,利率降低市場未必是“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