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帶一路”與人民幣國際化

http://www.CRNTT.com   2015-10-14 07:57:03  


“一帶一路”戰略與人民幣國際化戰略,是中國在21世紀作為新興大國而提出的兩個舉世矚目的重要規劃。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作為中國21世紀最重要的國家戰略,“一帶一路”不僅開創了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推動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穩定發展,而且對促進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發展,探索區域化、全球化發展新模式、新道路也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金融》發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陳雨露文章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崛起的重要標誌,也是“中國夢”的核心組成部分,它不僅關係到中國經濟與金融整體發展進程,而且也是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指標之一。“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人民幣的區域使用及全球推廣提供了更廣泛、更便利的機會,是人民幣國際化重要的推動力量。如何通過“一帶一路”戰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構建國際經濟、金融戰略協同發展模式,無疑是實現中國大國崛起的重大現實和戰略問題。

  人民幣國際化:迅速發展的起步階段

  文章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經濟在全球地位提升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硬實力和軟實力剛柔相濟的重要標誌。人民幣國際化起步時間不長,但一路發展迅速,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

  從2009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試點開始,在六年時間裡,人民幣國際使用程度保持著持續高速的增長。據中國人民大學《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5》測算,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從2009年底的0.02,已經提高到2014年底的2.47。同期,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這四種主要國際貨幣的份額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據初步匡算,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人民幣國際化指數預計為2.9,人民幣與日元的差距不足一個百分點,與英鎊的差距大約為兩個百分點。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特別是資本賬戶穩步開放等政策的實施,人民幣很有可能在兩年之內超越日元,成為第四大國際貨幣。

  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RII的驅動模式已轉變為貿易計價結算和金融交易計價結算並行驅動。2014年,貿易計價結算為RII穩定上升提供了基本保障,而推動RII上漲的主要動力來自於人民幣在國際經濟活動中更多地承擔金融交易計價和外匯儲備功能。2014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達6.55萬億元,同比增長41.6%,全球貿易的人民幣結算份額提高到2.96%。全年人民幣直接投資額達1.05萬億元,同比增長96.5%。人民幣在全球資本和金融交易的份額達到2.8%。人民幣已經成為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第六大外匯交易貨幣。中國人民銀行與32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當局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總額達3.1萬億元。截至2015年4月末,境外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持有人民幣資產餘額約為6667億元。

  基於此,人民幣進入SDR貨幣籃子也擁有了更有力的基礎。如果人民幣在本輪評估中能夠通過IMF例行的SDR定值檢查,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方認可,跨入國際儲備貨幣行列,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里程碑,象徵意義巨大。

  “一帶一路”戰略:人民幣國際化的新“東風”

  文章稱,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尚未消除、國際秩序發生深刻調整和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和積極推進,富有強烈的時代意義,展示出中國開放包容、主動引領、互利共贏的自信成熟和大國風範。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深刻理解和高度重視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將中國夢與亞太夢、世界夢融合在一起,堅信只有堅持對外開放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一帶一路”戰略不僅是立足中國、促進中國發展的國家戰略,更是推動更廣闊區域或全球性協同發展的大開放、大戰略;不僅能推動實體經濟的全球化進程,也將推動貨幣的國際化,為構築中國金融戰略縱深提供新的路徑,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新支點。

  隨著人民幣資本項目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持續推進、匯率形成機制的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將借助“一帶一路”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大發展空間,在大宗商品貿易、基礎設施融資、產業園區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等方面擁有更多的使用機會。“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推動金融合作的持續深入,進一步拓展沿線國家及其他經濟體間的人民幣貿易結算、貨幣互換和投資信貸等業務。這將有利於人民幣走出國門,對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探索新的經濟和金融發展道路也有重大意義。

  “一帶一路”與人民幣國際化:協同發展的內在邏輯

  文章分析,“一帶一路”戰略與人民幣國際化戰略,是中國在21世紀作為新興大國而提出的兩個舉世矚目的重要規劃,不僅符合中國國家利益,也可為新興大國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撐力量,而且符合全球金融穩定和經貿發展的利益,更是對現行世界經濟秩序和國際貨幣體系的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首先,“一帶一路”和人民幣國際化是重大國家發展戰略,也是中國向全球提供的重要公共物品,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大國責任與歷史擔當。當前,由於國際機構的制度缺陷以及美國經濟實力相對下滑,全球公共物品供應面臨總量不足、結構失衡的窘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所需的全球公共物品極度匱乏,嚴重制約了世界經濟和金融的發展與穩定。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新崛起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表,中國應當也有一定能力承擔起為全球提供公共物品的重任,在全球經濟治理機制中發揮更大作用。在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國可以利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歷史機遇,從產生國際合作新理念和新模式、實現高效的設施互聯互通、提供新的國際貨幣、建立新型國際金融組織以及為消除局部戰爭和恐怖主義提供新手段等五個方面增加全球公共物品供給,打造最能體現合作共贏理念的命運共同體。

  其次,“一帶一路”與人民幣國際化兩大戰略存在內在一致性,必然相向而行,相互促進,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要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大目標,歸根結底就是要加強沿線各國的經濟合作,逐步形成橫跨亞歐大陸的、新型的區域深化合作的大格局。人民幣國際化有利於加強沿線各國之間的貨幣流通。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的結果表明,中國是沿線國家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經濟、金融和社會發展居於區域領先水平。提高區域內使用人民幣的比例,能夠有效防範區域內的金融風險、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區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和協同發展水平,能夠為沿線國家提供新的風險管理機制,構建金融安全錨,為維護區域經濟金融穩定作出重大貢獻。

  此外,“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必須依靠國內產業轉型、技術進步和制度創新,同時在國際上尋求共商、共建、共享的最大價值觀公約數。實施“一帶一路”和人民幣國際化兩大戰略,是中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其最終成功有賴於國內產業轉型、技術進步和制度創新。應該吸取西方國家的歷史教訓,切忌資本盲目外流,喪失掉本國產業升級的時間窗口,以至於在激烈的國家競爭中功敗垂成。所以應當有進一步的制度創新的機制,鼓勵和滿足國內技術和產業創新的資本供給。只有這樣才能最終為“一帶一路”和人民幣國際化奠定堅實的基礎和創造源源不斷的推動力量。

  另一方面,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之所以得到區域內外眾多國家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是因為中國始終堅持開放、包容的發展理念,動員全球資源,造福沿線各國。只要找到共商共建共享的最大價值觀公約數,就有希望達成互利共贏的目標,讓“一帶一路”建設早日結出豐碩成果,也讓人民幣國際化插上騰飛的翅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