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馬陣跨阱”: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新論

http://www.CRNTT.com   2015-11-20 08:15:51  


 
  中國具備了上面所描述的跨越陷阱的條件。這是上世紀拉丁美洲國家所沒有的特定情形。拉美國家比較小,一旦增長疲軟,整個國家就沒戲了。中國的一個省就等於拉美的一個國家。有的省落後不要緊,只要有相當一部分省市保證有足夠的活力,就能把落後的地區拉過去。

  過去20多年,技術革命的主要內容是信息與通信。這個領域的技術推廣和應用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哪個國家的人口多,哪個國家占優勢。中國高鐵、高速公路、互聯網、手機等的廣泛普及和發展,就是這種特定規模和範圍的經濟的巨大作用所致。

  “十三五規劃”的主要戰略措施

  文章指出,讓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十三五”規劃的核心發展目標。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的發展目標,十八屆五中全會推出一套科學嚴密的“十三五”發展戰略措施。

  對於“十三五”,習近平總書記已經顯示了他的自信和睿智。最近一年多來,他在國際和國內的眾多場合談及“十三五”規劃,這是基於他對中國廣大地區和世界30多個國家的訪問和考察所取得的自信。

  今年5至7月,習近平總書記分別在貴州、浙江和東北進行深入調查,與許多地方主要領導討論經濟建設和解決貧困的問題。浙江等東部沿海地區,有著一批已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發達城市。東北最近幾年表現不佳,但是,那裡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貴州是貧困人口集中的代表性省份,如何實現消滅貧困的重任,要從西南地區開始。

  在充分了解世界政治、經濟和外交形勢的情況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的國際發展戰略思想,提出建設“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等多邊金融組織機構和融資平台,大力推進中國外向型經濟的發展,為中國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也就是在新中國成立100周年的時候,把中國建設成經濟富強的發達經濟體,奠定厚實的基礎。

  可以看出,“十三五”規劃的發展戰略注重下列七個方面的建設與發展。

  第一,明確經濟增長目標。除了經濟增長指標,還配有更高的質量要求。例如環境質量,排放標準,收入差別縮小,產業升級,城鎮化和社會服務等。第二,推進深化改革,解決深層次矛盾問題。深化改革涉及政府放權與職能轉變,充分發揮政府服務和市場的“雙引擎”作用。同時,國企、財政和金融也將深化改革,人民幣國際化,新型的國際政治和經濟關係等方面也將內外改革,雙管齊下。第三,提高民生質量和消滅貧困。打好消除貧困的攻堅戰,構建一個完整的社會服務保障體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要條件。五年時間,要解決近7千萬人的貧困問題,任務非常艱巨。如何提高扶貧的支持力度,如何精准消滅貧困,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和政治問題。第四,保護環境和生態文明建設。今年5月初,中共中央、國務院所公布的《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是“十三五”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政策基礎。第五,解決“三農”問題。儘管經過30多年的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中國的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依然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難題。現代化農村和農業建設,包括土地產權、集約化生產、農村城鎮化和生態文明建設、城鎮一體化和解決好農民工全方位進城的問題,仍是“十三五”發展戰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六,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結構轉換。未來五年,通過培育新的發展動能,不斷接替舊的發展動能。李克強總理推動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十三五”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第七,地區均衡發展。讓發達地區提前實現發達經濟體的發展水平,讓欠發達地區加快速度追趕發達地區,為實現中國全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奠定牢不可破的基礎。

  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三五”規劃。通過“十三五”建設,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一個嶄新的經濟社會發展軌道。中國可以通過“馬陣跨阱”理論和內生增長推動模式,順利避開“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