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兩岸關係若干基本概念界定澄清

http://www.CRNTT.com   2016-04-24 00:11:43  


 
  主權國家與主權中國

  主權國家的形成與確立要追溯到1648年的威斯特利亞和約。結束17世紀歐洲30年戰爭所簽訂的威斯特利亞和約的重要歷史意義之一,是規定了主權國家獨立平等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主權國家對本國領土與國民具有最高管轄權,對外是獨立的、不從屬於任何其他權力,主權國家之間是平等的。主權國家是國際法的主體,是當代國際體系與國際秩序的基石。1970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關於各國依聯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係及合作之國際法原則之宣言》確認:各主權國家一律享有主權平等,包括各國法律地位平等、每一國均享有充分主權之應有權利、國家之領土完整及政治獨立不得侵犯、每一國均有權利自由選擇並發展其政治、 社會、經濟及文化制度等。

  主權是國家的實質。在一個主權國家之中,除了一個主權國家體制之外,還可以存在多個非主權國家體制。一個政治實體如果具備擁有主權的國家體制,那麼就是實質性的真正的國家,即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當代一些主權國家除了擁有主權國家體制之外,其國內還包容存在著一些具有非主權國家體制的政治實體。這些政治實體(States without Sovereignty or Non-Sovereign States)雖然也具備國家體制,不僅有憲法,甚至還會有國旗、國號與國家元首,也可稱為“國”,但卻不擁有主權。具有非主權國家體制的這些政治實體不是實質性的真正國家。美國50個州加聯邦共有51個國家體制(States),只有聯邦體制才是主權國家體制(Sovereign State)。德國有17個國家體制(States),其中16個沒有主權的國家體制稱作為各州體制,聯邦體制為主權國家體制。俄羅斯國內包含有22個自治共和國體制,只有聯邦體制才是主權國家體制。

  中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目前領土上存在著兩個國家體制,即在中國大陸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制與在台灣實施的“中華民國”體制。這兩個國家體制在自身法理上都覆蓋由中國大陸與台灣構成的全中國領土,都自稱擁有中國主權,但其實際有效性卻只能分別局限在台灣海峽兩岸。“中華民國”體製作為中國的主權國家體制基本上不合格。當前的“中華民國”政府脫離了構成中國主要部分的中國大陸與大部分中國國民。與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製作為中國的主權國家體制也並不完全合格。中華人民共和國體制自1949年創建以來,至今仍未能實現在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中國領土有效實施。1912-1949年期間,中國的主權國家體制是中華民國體制。1949年至今,主權中國的政治形態是不正常的,即中國一直未能形成一個實際有效覆蓋全中國領土與國民的主權國家體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