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驅趕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是穩增長客觀要求

http://www.CRNTT.com   2016-05-18 07:48:56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最近,央行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部門出重拳加大金融監管力度:如發布加強票據業務監管、規範業務開展等事項通知,要求銀行嚴格審查貿易背景真實性,嚴格規範同業賬戶管理;要求部分城市商業銀行進行窗口指導,停止新發分級型理財產品;加大對今年4月以來大宗商品市場的過度投機監管,對三大期貨商品交易所接連上調部分品種保證金水平、手續費費率以及漲跌幅限制;打擊股票炒作包括殼資源炒作;出台新規防範個別險企投資衝動等等。

  中國網發表時事評論員莫開偉文章表示,央行及金融監管部門出台系列監管政策表明,金融監管系統正在全面加強對金融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各種類型的投機炒作,以促進社會資金“脫虛入實”,防止金融泡沫進一步形成和擴大,驅趕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應該說,央行及金融監管部門舉動,十分明智,也相當及時,值得全社會為之點贊。因為這些金融監管措施能產生雙重金融功效:既是抑制全社會資金“脫實向虛”、遏制金融資產價格泡沫的需要,更是防範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保障。

  文章稱,近年來中央政府十分關注實體經濟發展,為達到振興實體經濟之目的,出台了若干財稅金融優惠政策,但這些政策很難落地,也不受金融部門待見;其原因除了央行釋放的流動性及民間資本因實業投資回報低,對資金缺乏吸引力,使資金沒能真正流向實體經濟之外,關鍵還在於金融業經營指導思想模糊,不能自覺將資金會流向實體經濟;金融監管部門也存在某種錯誤認識,如認為資金流向股市也是支持實體經濟等等;如此使金融資金監管放鬆,處於放任自流狀態,使社會資金在不同類別的資產之間自我循環,始終不能進入實體經濟,製造了資產價格泡沫,不僅使得貨幣政策失效,還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極為不穩定金融環境。尤其在4月末M2餘額高達144.5萬億元、同比增長12.8%,而4月份人民幣貸款僅新增5556億元、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少增超過8100億元和1523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510億元,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少1.65萬億元和3072億元的情況下,是一個極不正常的金融現象,若再不加大金融監管力度,其後果相當危險,甚至有可能重演去年股災。因此,央行及金融監管部門此時能審時度勢,幡然醒悟,加強對所有金融部門資金動向監管,實為“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之舉,應為中國實體經濟之幸和國家經濟發展之幸!

  同時,也要看到近兩年金融系統發生的風險,如2015年6月股災都是資金失控導致加杠杆,大量資金短期內聚積某個類別資產,誘發出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還有最近屢屢暴光的票據兌換大案,也是資金“脫實向虛”企圖牟取高額回報、資金在金融機構之間內部循環孽生的惡果。

  文章認為,央行及金融監管部門加強對各個市場的監管,對可能出現的炒作苗頭、加杠杆行為毫不手軟、嚴厲打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能有效抑制未來可能再次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因為金融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風險的源頭;只有遏制了金融高杠杆,才能最終抑制住匯市、股市、債市、樓市、銀行信貸風險等風險上升,使金融系統始終運行在健康安全軌道上。

  其次,有利於推動促進民間投資政策落地,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對促進民間投資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央行及金融監管部門加大對金融監管力度,可被看作是一次積極回應,更加讓金融行業經營與中央政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有利於實體經濟真正“脫困”,獲得寬鬆金融發展環境。

  再次,有利於提振全社會固定投資,確保穩增長目標實現。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季度,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回落了7.9個百分點,僅為5.7%。與此同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0.7%。這與以往民間固投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情況形成明顯反差。因此,這需要加大金融監管,讓金融資金回歸實業投資領域,以刺激實體經濟投資效益回升,提高實業投資回報率,帶動更多金融資金及民間資金回歸實體經濟投資,從而為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加強市場監管,抑制各類投機炒作的同時,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開新興產業發展空間,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進而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