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深度專訪:何建宗談香港與內地融合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7-06-28 00:30:18  


 
  中評社:你曾在文章中舉了不少例子,證明回歸20年來,香港與國家、與內地的融合是客觀事實,動力則源於內地與香港社會之間的差異。但似乎部分香港人所擔憂甚至反感的,恰恰是這種融合最終可能磨平香港的獨特性,甚至影響到一些香港社會原本極為珍視的價值觀。在你看來,這條融合之路到底指向何方?除了證明回歸後,香港成為國家的一部分,融合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何建宗:“一國兩制”的出現,是基於存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矛盾,沒有這一矛盾,當初就不會有“一國兩制”。因此國家決定在香港實踐“一國兩制”,也是為了保留香港原本的制度,目標是確保維持香港的繁榮穩定,也有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這是雙方面的。

  在《基本法》制定的年代,即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無論內地社會還是香港社會都不會想到,今時今日國家的發展如此迅速,而且內地與香港的融合程度如此密切。

  今天“自由行”(內地遊客赴港個人游——記者註)引起一些兩地融合太快的擔憂,由此產生了抗拒情緒,這是政府政策層面的問題。與此同時,不能忽視的是,內地與香港之間更多的融合是源於兩地人民、民間的自發性行為,例如我在文章中提到的,兩地老百姓的通婚、兩地學生的就學等等,這些都是自然發生的,是“另一種制度”存在的優勢所在,實現了各取所需。後者是在沒有官方政策之下所出現的民間交往,而這種交往也是很密切的。

  在這種社會基礎之上,內地與香港之間的文化,理論上應該是逐漸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論對錯,這是自然現象。有些香港人可能覺得,內地的文化似乎比較強勢,但是我覺得應該用一種平常心面對、看待。兩地人民融合的動力其實源於差異,沒有差異,就不存在融合。

  就未來而言,關鍵在於如何在融合之餘,在尊重彼此差異的前提下,仍然可以發揮自身所長和優勢,促進共同發展,而不是說你吃了我,或者我吃了你。我明白現在有些香港人擔心,會不會融合到最後,香港被內地吃掉了?與其這樣擔憂,不如思考香港怎樣發揮好自身的長處和優勢,例如完善的制度、專業的精神、法治理念等等,香港的這些長處和優勢是一直以來客觀存在的,也受到內地社會以至國際間的關注和正面評價。

  中評社:香港回歸至今20年,與國家、與內地社會融合了20年,對於下一個20年,甚至到了回歸50年的時候,你對融合的情況有怎樣的預測?會不會變成香港與內地之間不存在差異?

  何建宗:《基本法》所規定的保持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以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不變,這些是政治層面、憲制層面、法律層面的問題。

  但是在經濟層面、社會層面或者人民交往的層面,我認為兩地之間的融合趨勢將慢慢演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些層面應該積極面對。

  在制度不變的情況下,兩地人民自發地交往,這是自然而然的現象。當然,政府的政策可能在其中會起到促進作用,但總體而言,融合始終是自然趨勢,如果老百姓自己不願意,再多的政府政策都無法推動融合。

  正由於內地與香港的經濟水平、文化差異收窄及趨近,才促使交往、融合日益頻繁、密集。30年前,香港和內地之間各方面的差距比現在更大,但當年彼此都可以坐下來談,一起商討《基本法》的制定、實現了香港在“一國兩制”方針之下的回歸,那為什麼今天香港與內地之間不可以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