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中美博弈的經濟學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23-01-27 00:04:22  


 
  加產業衰落的事實已無法扭轉,然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對於加薄弱的產業環境以及市場標準,離開美,恐難以獨行,其產學研機制也有很多空白之處。美國人傳統上就對加拿大有一種歧視心態,美國政客普遍希望加拿大能夠以美《芯片與科學法案》作為榜樣,緊跟步伐。其實,隨著北約在ICT領域和數字經濟領域的深入協調,加已在實質上被美政策所“綁架”。未來大西洋兩岸對華為的路數,一定程度上將以美不斷祭出的法案作為“晴雨表”。

  三、中美核心利益的對抗——從技術之爭到主權之爭

  台灣是中美之間可能發生直接衝突的風險點。中國大陸與台灣當局在統一的可取性和方法問題上持續存在分歧,以及中美之間競爭的加劇正在給三方關係帶來壓力。如果美國要在防止兩岸武力升級方面保持建設性作用,就需要實施符合美國利益的措施阻止兩岸統一的戰略。在發生衝突的情況下要防止事態升級。2022 年美國國防戰略中,納入“綜合威懾”概念,該概念通過以下方式得到加強:首先,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其次,投資於適合西太平洋地理且適應中國的系統戰軍事概念的常規能力。最後,明確表明台海發生戰爭的經濟和政治後果,減少美國國內面對中國貨物禁運和網絡攻擊的脆弱性,提升軔性。

  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地區影響力因影響了中美力量對比而間接改變了地緣政治格局。中國在國際政治中日益增長的作用與美國對此保持警惕之間產生了分歧,世界上沒有一個地區能夠在中美競爭中幸免或孤立。然而,這些動態在東亞本身出現的速度和危險性尤其明顯,特別是在台灣問題方面。中國希望擴大影響力,美國希望維持自己的影響力,再加上台灣的歷史、國際地位和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使得台灣易於產生衝突的問題。

  對台海危機的話題熱度隨局勢升溫而跌宕起伏,但這並不意味著中美之間的衝突有減弱的態勢。美方通過了《2022年台灣政策法案》,歐洲部分國家也有官方背景人物訪台或支持台灣當局。

  事實上,2022年世界上幾乎一半的集裝箱船通過台灣海峽,尤其是最大的集裝箱船。此外,每天有 100 萬桶石油由油輪運送通過台海。伴隨俄烏衝突,台海問題也重新成為國際辯論的中心議題。在此背景下,美國的戰略模糊——即故意模糊台灣地位的做法——也受到質疑。

  2022年的秋天是中美兩國彼此國內政治的重要時刻,也是雙邊關係的重要時刻,台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成為中美競爭的頭等問題。佩洛西竄訪台灣不衹是為了短暫的合影機會,隨後又有三個美國代表團竄訪台灣,這絕非偶然,背後具有連貫的美國內政治邏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