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廈特區”倡議的來龍去脈與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08-12-17 00:17:23  


   
           “金廈特區”構想的推動

  問:那麼你們台灣競爭力論壇準備怎麼推動“金廈特區”的構想呢?

  謝明輝:台灣競爭力論壇於4月7日召開記者會,宣告成立金廈特區組。4月13日,我們率領我們台灣競爭力論壇的學者到金門,舉辦“金廈特區”第一次的研討會,金門縣從縣長到一些地方士紳、地方社團、鄉鎮長、縣市議員,以及金門縣政府各級部門的主管、大中小學的校長等,都參與了這一次的討論會,等於把金門上上下下徹底地做了一次思想上的溝通。

  5月8日,台灣競爭力論壇與海基會舉辦座談會,主題是“兩岸如何融冰、金廈特區一小步、兩岸和平一大步”,順利成功將“金廈特區成為兩岸和平突破口”之觀點,由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轉請馬政府參考。

  6月24-26日,我們台灣競爭力論壇又組織了一個很龐大的三十幾人的代表團到了金門、廈門,先後在金門技術大學、廈門大學等開了九場座談及聯誼會,順利成功將“金廈生活圈”之概念推上廈門的舞台。

  7月中旬,我們台灣競爭力論壇的8位專家學者在應邀參加國台辦海研中心在杭州舉辦的兩岸關係研討會期間,也在會上提出“金廈特區”的構想。

  我提出“金廈特區”構想的時候,就準備有節奏、有步驟地推動:

  首先,我認為要先民間,後政府,由我們這些民間社會先提出來。

  其次,先金門,而後台灣:先金門,是因為金門有這個需要;金門提出來以後,然後再擴及台灣的需要,之後再由台灣提出來。

  三,先台灣後大陸:台灣認為有需要成立“金廈特區”,主動權在台灣,台灣是守勢的一方,所以先台灣而後大陸,因為這不只是台灣的問題,還需要大陸的同意和配合。

  其四,先學術而後實務,即先提出學術的理論,有理論基礎之後,才從實務進行推動。

  其五,先提倡而後執行,因為如果沒有人提倡,就沒有辦法執行。在提倡的初期,即這個概念提出來以後,肯定會有很多不同的意見,可能出現大家各說各話或百花齊放的情況。這都沒有關係,可以通過討論,達成共識,逐步的整合,即先分歧而後共識,最後大家坐下來談判,找到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共同的交集點,之後就順水推舟、水到渠成地把“金廈特區”推出來。之後,兩岸可以通過國共平台進行溝通,最後利用兩會的會談,簽署協議,成立“金廈特區”。

  兩岸簽署和平協議之後,可以立即推動成立“金廈特區”;在兩岸簽署和平協議之前要推動成立“金廈特區”,難度比較大,但是並非不可能。因此,我們在推這個“金廈特區”的同時,也在推兩岸和平協義。

  我認為,成立“金廈特區”之前的推動、宣傳工作非常重要,這個推動過程所產生的效應甚至比結果還重要,因為只有通過由下而上一系列的推勸、宣傳的過程,才能夠讓相關的構想及其意義深入人心,讓兩岸的人民都接受、支持這個構想。

  不久前,我們台灣競爭力論壇與“立法委員”邱毅辦公室在“立法院”合辦了一場金廈大橋公聽會。這可以說是一個半官方的公聽會,因為邱毅邀請“國防部”、“陸委會”、“經建會”的官員參加,“經建會”還請了受委託進行金廈大橋可行性評估的台灣經濟研究院參與公聽會。我們的許多專家學者,還寫了文章,參與討論。所以,那場公聽會實際上是一個綜合我們台灣政治精英與政府之間進行對話的公聽會。

  12月26-30日,我們在福州、廈門還要舉辦一場重要的研討會。這場研討會由福建省社科院報批、經國台辦批准的第一場有關“金廈持區”的研討會。我們台灣競爭力論壇的學者也受邀與會,金門縣縣長李炷烽、馬祖連江縣縣長陳雪生、馬祖的“立法委員”曹爾忠、金門“立法委員”陳福海等政府官員和民意代表,也會參加會議,而“立法委員”邱毅是我們“金廈特區”的代言人,也會與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