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十六字訣: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軌道

http://www.CRNTT.com   2009-04-20 07:06:37  


 
  於是乎,北京再次向台灣送出了更為中看又中用的“大禮”,包括溫家寶宣佈的推動陸企赴台投資,擴大對台產品採購,鼓勵台商到大陸開拓市場,增加陸客赴台旅遊,協商建立符合兩岸經濟發展需要、具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與此同時,第三次“陳江會談”預備性磋商會議也就兩岸直航,金融合作,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陸資來台等各項議題初步達成原則共識,等待四月二十五日在南京舉行的第三次“陳江會談”簽署協議後,正式實施。其實,已有若干措施“搶步”實施,如就在“溫錢會”和“鄭高會”之時,廣西就已宣佈將組織百餘家企業組成“採購團”赴台採購,採購金額將達到一點六億美元。每日赴台灣旅遊的大陸居民早已超過三千人的上限,其中四月十五日達到五千五百一十一人,“移民署”加班辦證也趕不及,以致發生了有大陸旅遊團到了桃園機場還領不到“入台證”,被迫被原團遣返的憾事。也有台灣的廠商,在大陸“家電下台”的投標中得標,其他廠商亦正在加緊設計大陸農民適用的家電產品。

  就連海峽兩會的會談,也在實質上升了溫。--九十年代的“汪辜會談”後續性事務性商談,海協和海基會都是表達自己的政治理念多於實質商談,在海峽上空放空炮,談了數年竟無法簽署一份協議。而去年五月海峽兩會恢復會談後不到一年間,卻是,鮮見“隔空放話”,兩會人員少說話多做事,“悶聲發大財”,具有實質內容的協議簽了一份又一份。

  由於受種種主客觀原因限制,馬英九目前各方面的施政均不順,惟有兩岸關係發展是他得分最高的施政領域。北京顯然是要為他“送作堆”,藉著催穀兩岸關係“升溫”來抬高他的民意支持度。當然,也藉此消解民進黨對馬團隊的攻擊,以至挫敗其阻撓兩岸關係發展的圖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