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政策面應著力重構政府與市場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09-04-23 10:40:52  


 
  企業自由投資和居民消費才是真正的關鍵,只是這方面好的跡象不多。居民消費由於家電下鄉和財稅優惠等政策看起來表現不錯。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5.9%。但這顯然還不能構成未來整體經濟複蘇的關鍵動力。現有政策的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幫助經濟成功地企穩,并且是在領先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情況下率先企穩。然而,如果政策面僅僅滿足於此,那是遠遠不够的。 

  筆者相信,這一輪政策的目的不僅在於幫助經濟企穩,或者回到原有的增長軌道上,還在於為未來的經濟增長構築理想的基礎,或者轉軌到新的增長模式之上。顯然,在後一層面上,我們還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未來政策將不僅體現在經濟刺激計劃的落實,還將體現消費、民生、城市化、社會保障等領域新政策的出台。一攬子投資計劃會形成新的產能,而上述這些領域則是消化過剩產能的關鍵。否則,投資增加後,中長期還將面臨新的緊縮壓力。 

  有學者擔心,政策在更大範圍內的作為將加深政府對市場的幹預,并且這些幹預可能并不必要。這種擔心當然應該引起重視。不過,顯而易見的是,相對於大規模投資來說,政府在消費、民生、城市化、社會保障等領域的作為有著更多的理由。如果說,政府可能存在過度幹預傾向的話,那也應該主要發生在投資領域。 

  金融危機正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反思。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菲爾普斯近日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說,大規模社保體系以及隨之產生的高稅收、低稅後薪酬和低財富儲蓄,不一定會損害資本主義制度。我想這一點對中國同樣成立。在公共部門,不同的國家,政府參與程度有高有低,沒有統一標准,但相對而言,中國政府在公共領域支出的比重明顯偏低,這與該領域的積弱不振不無聯系。從這個角度說,要想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政府應降低其投資占比,同時增加在公共部門的參與,而這主要由補貼和轉移支付構成。當前,各個領域的政府支出都有顯著擴張,但相對直接投資而言,消費、民生、城市化、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支出占比還有待提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