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國進民退 越來越像頂大帽子

http://www.CRNTT.com   2009-11-26 11:17:47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中國經濟學家年度論壇發表演講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訊/《中國青年報》今天刊登評論員高永峰的文章“國進民退越來越像頂大帽子”,文章表示,“‘國進民退’越來越像頂帽子,不斷地由自我標榜為自由經濟主義者的人隨意派發外,更像一個情緒宣洩孔,找到了‘政治正確’的感覺。…為什麼市場經濟中資源配置的連橫合縱只能是單向的,而不能是雙向的?恐怕這依然是一個需要各方重新尋找共識的焦點問題”。其內如下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23日出席“中國經濟學家年度論壇”時稱,中國經濟從趨勢上來講,不存在“國進民退”現象。為此,他提供了一組數據,如非國有企業2005年占企業總數的89.89%,去年提升至95%。(《重慶晚報》11月24日)

  今年以來,“國進民退”一語被提得特別多。這與國企、民企受金融危機波及後不同的抵禦風險能力及表現有關,更與某些企業、行業間出現的民企退出的推波助瀾有關。國家統計局局長鄭重其事地用數據來反駁“國進民退”說,也可見此說已經在輿論的話語權爭奪中處於怎樣的地位。

  “國進民退”在某種程度上,更像且越來越像一頂政治帽子,誰戴上就意味著誰在開歷史倒車,由此甚至還能衍生出“與民爭利”、“違反憲法”等更具殺威棒效力的話語——在山西正進行的“煤改”中,溫州煤老板利益受損,由此上演的不就是這樣一幕嗎?當現行的所有法律、制度通道都不足以維護自身利益時,大喊“國進民退”,總能使社會上頓生肅殺氣氛,悲情四起並引來無數同情淚。

  “國進民退”的前身是“國退民進”,整個改革開放的經濟史就可以濃縮為這四個字。對於“國退”的底線,國家在2006年年底曾明確規定,在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民航、航運等七大行業,國有經濟應對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保持絕對控制力。而此前,“企業改制”已推行多年,一批企業紛紛打著國際化旗號急速改制,併購國企、MBO更是大行其道,不少人在“國退民進”的財富盛宴中狂歡。回顧這些並不太久遠的歷史是想說明,即使在操作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堅決推行“國退民進”依然是不可阻擋的潮流。

  在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過程中,民營資本本能地無限接近“國退”的底線,以便打開進入七大行業的通道,由此引發的政策與資本爭奪,也是必然。當下所謂“國進民退”,其實正是這場爭奪戰的前哨,處於弱勢一方的民企及其支持者放出一個檢測民意、尋找政策底線的“試探”氣球,以觀後效。

  更多時候,“國進民退”還起著挾輿論向政府施壓以尋求更多扶持政策的特殊作用。11月18日,經濟學家許小年在2009年中國企業管理高峰論壇上表示,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更重要的是調整結構,改變現在國家貸款和財政資金向國有企業傾斜的現狀,給予民企更多生存空間。媒體將此呼籲濃縮為“國進民退現象急需改變”十個大字,可謂意味深長!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非國有企業數量的增多,並不必然表明其經濟實力的強大。即使統計數據從數量上證明不存在“國進民退現象”,難道中小企業就可以不關心、不扶持了嗎?撇開這些核心問題,過分渲染“國進民退”,反倒轉移了議題重心,除了能增加經濟政策走向的民粹化爭論,人為增加政策抉擇的政治性含量外,看似氣勢汹汹,實則於事無補。

  其實,“國進民退”除了越來越像頂帽子,不斷地由自我標榜為自由經濟主義者的人隨意派發外,更像一個情緒宣洩孔——包含了不安、焦慮、貪婪、不甘等——只是顯得更加冠冕堂皇,找到了“政治正確”的感覺。這種感覺成立的前提是認為只能“國退民進”,不能“國進民退”。為什麼市場經濟中資源配置的連橫合縱只能是單向的,而不能是雙向的?恐怕這依然是一個需要各方重新尋找共識的焦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