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搭橋專案 兩岸產業合作成果豐碩

http://www.CRNTT.com   2010-01-29 11:17:05  


兩岸產業合作經搭橋專案獲得不俗成果
  中評社台北1月29日訊/《中央網路報》今天登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曾志超的文章“搭橋專案成果豐碩”。作者表示:“搭橋專案帶動兩岸產業界的交流與合作,讓過去鮮少互動的雙方產業加速合作,但目前對象仍多侷限於科技產業,合作也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尚待兩岸進一步合作,繼續擴大並深化兩岸在市場、標準、技術、法規等方面的合作,這方面除了民間的交流外,還需官方的協商,降低貿易藩籬,逐步建立兩岸經貿全面的合作關係。”文章內容如下:

         壹、前言 

  兩岸產業合作透過搭橋專案的推動,已有顯著的成果,如今已經步入第二年,雙方均有意願進一步擴大產業整合與合作,透過資源整合、技術合作及互補長短,共創產業新局,一同搶佔大陸及全球市場,共創雙贏的結果。筆者欲就搭橋專案分二篇文章探討之,第一篇將簡介搭橋專案的內涵,及其已經取得的成果效益;下一篇則就未來雙方下一階段的合作,提供一些建議,供政府作為相關決策之參考。 

       貳、搭橋專案簡介 

  兩岸產業各具特色,台灣擁有優異的技術,卻缺乏品牌、廣大的市場與廉價的勞工。一般而言,大陸的技術縱然不如台灣,卻有驚人的十億人口的市場與低廉的工資,當前更擁有豐沛的資金,雙方倘能加強合作,必能稱霸全球市場。無奈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兩岸嚴重對立,民間相互往來極為有限,無法與對岸密切合作,讓台商錯失不少商機。 

  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解凍,經貿逐漸正常化。政府為落實馬英九“開啟兩岸經貿協商新時代”及“深耕台灣、全球連結”的施政理念,97年8月“行政院”院會通過推動“搭橋專案”政策,建立一產業一平台,從個別產業開始,舉辦兩岸產業交流會議的方式搭建雙方交流橋樑。 

  期望藉由舉辦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研討會,建立兩岸產業合作模式,營造更開放、友善產業發展環境,進而創造兩岸合作商機、連結跨國企業,並攜手進軍國際市場,進行全球布局,創造兩岸產業雙贏。
根據“經濟部”的規劃,作法如下: 

  “政府搭橋,民間上橋”:藉由舉辦兩岸產業交流會議,讓民間可以在這個平台上進行兩岸各個產業互補之間的合作,包括產業共同研發、共同生產、產銷合作、共同投資,甚至還包括兩岸跨國企業營運管理、產業集資、金融服務、 倉儲轉運等方面的合作。目的在讓台灣的經濟發展儘早和國際接軌,以提供企業投資佈局更廣泛的決策和經營空間,更為台灣厚植經濟實力創造基礎環境。 

  “一年交流,二年洽商,三年合作”:搭橋專案的時程規劃為兩岸輪流舉辦產業合作交流會議,在第一年先進行兩岸產業交流,第二年進行洽談,第三年進入實質合作,如果雙方已達成共識,時程將可提前。各場次會議以企業界參與為主, 預計各場次與會人次約200人以上,大陸業者約40人以上,以促成兩岸商機合作案件為目的。 

  目前已選定中草藥、太陽光電、車載資通訊、通訊、LED照明、光儲存、信息服務、風力發電、車輛(含電池)、流通服務、食品、精密機械等產業優先交流項目辦理兩岸產業交流會議,主要考量兩岸產業價值鏈分工、 相對競爭優勢、經貿互利等因素。短期希望藉由雙方產業交流與互動,尋求兩岸未來在產業、法規、技術與標準進行合作的可能模式;長期則希望達到兩岸產業互補與共同發展,以突破國際大廠,進軍全球市場(資料來源:“經濟部”技術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