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捐助》依然未改對弱勢群體的不尊重

http://www.CRNTT.com   2010-02-15 10:57:09  


 
  小品《捐助》留下了懸念,並與觀眾說明年見,編創團隊用心良苦,但走的還是格調不高的《賣拐》套路。

  以趙本山為核心的文化集團在娛樂界已是一座不可小覷的山頭,這座山之高,直接鏈接著央視春晚巔峰時刻,它們之間儼然已是利益共同體,央視可以通過趙本山小品獲取收視率和廣告收益,而趙本山也可通過春晚來推出他的新弟子,這些新弟子作為本山文化集團一員(對趙本山行過跪拜大禮),在新的一年裡就可以在全國舞台與廣告上,攻城略地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來自民間的文化集團借助央視的文化壟斷,實現了文化效益與經濟利益雙豐收,我們不僅需要警惕這樣的文化壟斷,更要有措施來限制這樣的利益集團對民間公共文化的侵蝕。

  文化娛樂界需要的是低低的山頭,還有高高的尊嚴,文化復興從來都與人的尊嚴相關,與文化品位有關,而與低趣的文化經濟關聯並不太大。(作者吳祚來系《文藝理論與批評》雜誌社社長)


新聞鏈接

趙本山《捐助》是對“心”的誤讀 
 
  紅網;2月15日

  虎年春晚已經拉下帷幄,關於虎年春晚節目的討論似乎才剛剛開始。“小品王”趙本山和他領銜主演的《捐助》,也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
  
  《捐助》講述的是因捐錯錢而引出的一場爆笑鬧劇。趙本山和王小利飾演一對親家,他們一同種地掙得3萬元錢被趙本山陰差陽錯地捐了出去:本來只想捐三千,結果多按了一個零。小沈陽扮演的記者來採訪此次捐錢事跡,趙本山好面子不好意思說明事實,和急著要錢第二天相媳婦的王小利鬧出了不少笑話。這次趙本山飾演來自鐵嶺錢家屯的“錢緊”大叔,行頭和《不差錢》裡幾乎一樣,款式土氣的黑色上衣,標誌性的帽子,都繼續著趙氏幽默的一貫風格。而王小利欲語還休,“現場直憋”式的幽默,亦笑點十足,讓人很容易想到憨憨的,而又有幾分精明的範偉。
  
  趙本山對於這一小品,無疑是很為滿意的。春晚之前,他就放出大話:王小利肯定會火。其小品編劇尹琪更是對觀眾誇下海口:“每六秒就會笑一次。”但遺憾的是,春晚一結束,網絡上對於趙本山和《捐助》是一邊倒的批評之聲。其批評聲音的驚人一致幾乎是趙本山20年春晚歲月裡前所未有的。
  
  網友的批評,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是植入廣告太多令人反感。趙本山小品堪稱開春晚節目植入廣告之先河。在去年的小品《不差錢》中,趙本山就已經開始為搜狐做廣告,今年更是變本加厲,在搜狐的基礎上,又加上了國窖1573,讓人看了很不舒服。
  
  二是小沈陽在小品中可有可無。作為2009年春晚最火的小品演員,觀眾對小沈陽在今年春晚上的表現充滿期待。但《捐助》裡的小沈陽,卻是個無足輕重的配角,這個角色甚至“拉頭驢”來也能演。這種“屈才”,讓人不得不感嘆趙本山力捧王小利的刻意之心。有了這樣的“刻意”,自然就難有“順意”的好作品。
  
  三是笑點不少,亮點不多。趙本山的小品是歷屆春晚最容易產生全國流行語的節目。去年春晚,《不差錢》一舉捧紅了小沈陽,“這個可以有”,“這個真沒有”等俏皮話也火遍大江南北,可今年的《捐助》有能讓人記住的經典話嗎?《捐助》的確讓人笑了,但是,也僅是讓人們笑笑而已,過後就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