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正日正確選擇 朝鮮應發展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0-05-12 11:08:55  


  中評社香港5月12日訊/“朝鮮要發展經濟,其國策會不會從‘先軍政治’逐漸調整為‘先經政治’呢?若從‘改善民生’或‘以民為本’的角度說,又會不會提倡‘先民政治’呢?長期以來,朝鮮閉關鎖國,對外政策多變,在國際上沒有幾個朋友,唯一能夠信賴依靠的大概只有中國。所以,金正日訪華是正確的選擇,重返六方會談也是正確選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更加是正確的選擇。希望這一切最終真的實現。”資深評論員李幼岐今天在《大公報》發表文章“金正日作出正確選擇”,文章內容如下:

  金正日這次訪華,中方的接待規格之高,堪以“破天荒”形容。金正日訪華是正確的選擇,重返六方會談也是正確選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更加是正確的選擇。希望這一切最終真的實現。

  朝鮮最高領導人、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在相隔四年後再度非正式訪問中國,前後歷時五天,由五月三日至七日,先訪問參觀大連工廠企業和天津濱海新區,再到北京。據說曾登長城遠眺關內外風光,或許他也知悉,“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句毛澤東名言。

  金正日這次訪華,中方的接待規格之高,堪以“破天荒”形容。簡單說,就是中共中央九常委悉數出動,分時分地親切會見,或設宴,或陪同參訪。用民間的說法,“面子給到十足十”。可以作以下推論:一是朝方有這樣的要求;一是中方事前所提條件大部分甚或全部獲朝方接受或承諾接受。這些條件,相信均攸關東北亞以至亞太區的和平及安全。既然事前談判的結果如此可喜可賀,中方自然不會吝於九常委全體出動對金正日“給足面子”。

          訪華重在四議題

  除了外訪中國,金正日似乎從未官式或非正式訪問過其他國家。一如既往,金正日這次訪華,也是捨專機而用專列。一言蔽之,地上的火車比空中的飛機要安全得多。一枚空對空或地對空(亦可由軍艦發射)精確導彈,有把握可以打下一架飛機,但未必能徹底擊毀一列火車。從安全考量,專列穩妥過專機。再說,中朝之間剛好也有專列通行的條件。

  金正日秘密訪華,過往保密程度極高,都是金正日回國後才有消息透露,或作簡短的公布。這一回,透明度相當高,特別是韓聯社及日本傳媒,一路上都有消息供應,包括用長鏡頭遠距離拍得的照片。此外,新華社在金正日返朝當天(7日)也有較詳盡的消息及相片向全球發布。“秘密訪問”而實際上並不十分秘密,是不是朝鮮方面有意“改革開放”的一個先兆呢?倘此說屬實,倒是真的可喜可賀。

  關於金正日這次訪華的主旨和目的,以及雙方會談的題目和內容,由於沒有聯合公報或官方公布,各方的猜測頗多。筆者淺見,以下四項內容或議題非常重要,不揣冒昧,稍作分析。

  其一,金正日這次訪華究竟有多少隨員?隨員中有哪些朝鮮黨(勞動黨)政軍的重要人物?特別是,隨行人員之中有沒有包括金正日的三子金正銀?綜合各種消息,金正日已確定由金正銀接班,他這樣難得到中國一次,而中國又是朝鮮和金家政權唯一的大靠山,金正日沒有理由不把金正銀帶在身邊,並乘此難得機會介紹給中國領導層。客觀而言,金正銀能否順利接班,隨同父親金正日訪華,可能是重要關鍵之一。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