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印度為何把反華當作“政治正確”

http://www.CRNTT.com   2010-05-15 08:42:35  


 
  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中國情結”,使得中印合作經常受挫。印度頻繁對中國發起的反傾銷,對中資企業進行格外過分的安全審查,中國“網絡攻擊”和中國軍事“入侵”論調時常見諸報端,阻撓簽證和進口限制措施等也是屢見不鮮。即便是單純的雙邊技術性合作中也往往摻雜有政治考量和猜疑。經典的例子是,印度曾禁止Infosys公司將中國工程師帶到班加羅爾接受培訓,因為他們“擔心中國人可能借機偷取商業秘密,還有謠言說北京已經派了100名間諜到印度的各個科技中心刺探情報”。

  也許有人比較方便地把印度國內的這種現象歸結為媒體的炒作使然。這種可能性並不能排除,但如果疑慮、猜疑乃至仇視主導印度的對華輿論時,那就不是幾家媒體和報紙能做到的了,而會讓人懷疑這是不是印度官方的對華戰略、或者幹脆把中國當作敵人來防範了。當“疑華”、“反華”乃至“仇華”成為印度輿論一邊倒的“政治正確性”時,要處理兩國本來就紛繁複雜的兩國關係時,就會處處碰壁。

  2007年溫家寶總理在新加坡發表了題為《只有開放兼容,國家才能富強》的演講後,演講稿被印度總理辛格看到並廣為傳發,呼籲印度官員和國民都認真學習這篇演講。但是,作為來自國大黨的經濟學家、溫婉紳士般的辛格總理有時也拗不過政客們的圍攻。有時候,像辛格這樣務實的印度領導人也在巧妙的利用“中國威脅論”,這就在於“中國威脅論”在印度還有一種神奇的功效,這種功效在2005年4月美國《時代》刊登的一篇文章中被一語道破天機:“中國日新月異的城市面貌給印度人帶來的震驚同時,也使他們產生了一種緊迫感……在這樣一個政治家和官僚機構仍沿用半個世紀以來積累的陳規陋習來阻撓發展的國家,政客和商人正在戰術性地利用‘中國威脅論’來對阻撓改革的人施加壓力。”

  據筆者觀察,迄今印度國內沒有能說得上名字的所謂“親華”派或“中國說客”。在涉及中印關係尤其印度利益時,官員、學者和軍人都是高度一致的鐵杆愛國者。蘭密施的確是“Chindia”(中印大同)的造詞人,主張中印合作和融合,維護中印共同利益,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但這無論如何都夠不上用來給他扣上“親華派”的帽子。主張中印友好合作就是“親華派”,這無論從邏輯上還是從實際操作看都說不通。退一萬步說,在印度出現個別的所謂“親華”言論,那也應該屬於多元社會能夠容忍的正常現象,也與印度常自詡並為之自豪的“世界上最大的民主政體”說法合拍。蘭密施短短幾句話,引出這麼大的風波,只能說明印度對華輿論的“政治正確性”往好裡說也是“疑華”,往壞裡說就是“反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