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印度經濟2014年或超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0-06-29 10:18:34  


  中評社北京6月29日訊/與中國相比,印度經濟經常顯得黯然失色,但從增長率來看,兩者的差距正在縮小。

  2010年一季度中國和印度的GDP增長率分別達到年同比11.9%和8.6%。但這種比較並不公平,因為2009年後期印度遭遇了自1972年以來最嚴重的旱災,而且農業占印度經濟的比例高達17%。在GDP中剔除農業部門因素後,可以更好地比較兩國的潛在增長,結果表明,2010年一季度兩國的增長率分別為年同比12.8%和10.0%。

  2009年印度的GDP達1.2萬億美元,僅為中國(4.9萬億美元)的四分之一,但從增長率來看,印度憑自身的實力正在迅速成長為全球一股重要的經濟力量。

  印度和中國一起實現了兩位數的經濟增長,有些人可能會感到意外。但我們不認為這種表現只是曇花一現,而是反映了幾十年的漸進改革,例如開放外貿和投資,以及近期促進基礎設施投資的措施。這些改革正開始結出豐碩果實,而且和過去的中國一樣,隨著中產階層的迅速壯大,印度經濟正在騰飛。

  近期的數據顯示,印度經濟增長動能正在增強,甚至面臨過熱的風險。5月份中國工業生產增速回落至年同比16.5%,但印度4月份的增速則加快至17.6%;中國5月份的采購經理人指數從4月份的55.7回落至54.5,而印度則從57.2上升至59.0;經合組織對中國的綜合先行經濟指數從2009年12月份到2010年4月份連續5個月走低,而印度則仍在上升。

  由於供給不足,在騰飛的早期階段經濟過熱的風險通常更大。印度的情況似乎正是如此,其投資/GDP比率盡管已從2002年的25%提高至2009年的35%,但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僅為31%,而中國的這個比率是41%。

  從經濟結構上比較中國和印度經濟的前景也非常有意義,尤其是從供給面。需求面推動的經濟周期起落是投資者通常關注的焦點,但經濟體也會經歷供給面的結構性變化。這些結構性變化緩慢發生,但發展到某一時點就會開始對經濟增長和通脹產生顯著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