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間投資有望發力

http://www.CRNTT.com   2010-08-04 08:00:10  


  中評社北京8月4日訊/今年以來,政府對民間投資的政策關注度顯著提高。鼓勵民間投資,正在從口號變成行動。

  3月24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確定了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一是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範圍;二是推動民營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三是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多種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通過聯合重組等方式進一步壯大實力;四是建立健全民間投資服務體系,加強服務和指導,為民間投資創造良好環境。
5月13日,國務院公布《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被稱為“新非公經濟36條”。《意見》提到將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範圍,允許民間資本興辦金融機構,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領域,支持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政策性住房領域。在投資渠道上,“新36條”實施辦法的出台將極大地擴展中國民營經濟的投資領域。

  7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進一步明確了相關部門和地方的主要工作任務,並要求研究提出具體實施辦法。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文章表示,2009年投資的反彈和當前的回落,顯然是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投資變動的結果。從中國投資構成比重看,政府主導投資占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從2003年底的66%下降到了當前(2010年6月)的41%。政府影響性投資的退出,顯示了中國經濟運行中市場化程度的提高。2009年政府投資比重提高,只是非常時期的短暫現象,並不會形成政府投資比重上升的反轉趨勢。依靠極度寬鬆的貨幣環境和高額投資計劃帶來的經濟反彈,除了在總量上能取得一定擴張速度外,產業升級和淘汰落後產能的結構調整重任卻在相反方向上更進了一步。去年,中國宏觀經濟體系在4萬億投資計劃的刺激下,地方融資平台負債激增、流動性泛濫下的房地產泡沫化和銀行隱形不良貸款率潛在威脅增加等一系列問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