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與其提高通脹警戒線不如調整CPI權重

http://www.CRNTT.com   2010-10-26 09:07:40  


CPI走勢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訊/9月份CPI(居民價格消費指數)達到3.6%,創23個月以來的新高,即便如此,CPI反映的物價指標和外界感受依然有相當大的距離。而國家統計局在公布三季度經濟數據的同時,也透露,中國明年起將採用新的CPI權重,以確保指數能準確地反映城鄉居民的最新消費模式。

  東方早報發表經濟學博士馬光遠文章表示,中國現有的CPI之所以和民眾的感受有很大的距離,關鍵是指標的設置本身,的確已經不能反映民眾在消費方面的支出結構和支出的重點,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

  首先,住房等支出在CPI中所占的比較畸低,目前,在中國的CPI中,以住房為主的居住開支只占比重的14%左右,僅僅包含了房租等,不要說房價,就是對居民居住支出的裝修費用、維護費用等也沒有包含,而縱觀將房價同樣沒有記入CPI的美國,居住類的比重達到42.4%,這樣的比重,即使不涵蓋房價,也能在某種程度上真實反映民眾在居住上的真實支出,在房價節節攀升的情況下,不提升居住的支出在CPI的比重,將使得CPI本身基本被現實所拋棄。

  其二,在吃穿住行中,吃的比重所占比例過高,高達32%以上,毫不客氣地說,高達1/3的支出用於食品,這絕對是溫飽社會的統計指標,而目前中國的人均收入,還是總體經濟規模,早已遠遠超過了溫飽的水平,也就是說,食品類所占的過大比重不僅不能反映中國經濟的成就,更不能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反觀美國,食品和飲料只占CPI比重的15%。

  其三,指標權重缺乏動態調整,CPI既然是反映現實物價走勢的,而現實的經濟生活不斷在變化,居民的支出結構因而也一直動態地變化,基於此,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CPI的權重都在動態地變化,有些是五年,有些是三年,中國的CPI指標雖然也有五年調整周期的要求,但就指標本身和其權重而言,則基本沒有做過大的調整,指標的滯後性不言而喻。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