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十二五”對台商的挑戰與機會

http://www.CRNTT.com   2010-11-12 10:31:07  


 
                       (三)“十二五規劃”的意義與特點

  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共第17屆中央委員會第5次全體會議上,所做“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12個5年規劃建議的說明”,強調“建議”的一個鮮明特點,是明確提出“十二五”規劃的主題是科學發展。把科學發展作為主題,首次在5年規劃中明確提出來,成為“全黨(指中共)的意志,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要推動科學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這是制定“十二五”規劃的主線。

  對中國大陸而言,全球金融危機是全球大調整的“洗牌過程”,短期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改革帶來嚴峻的挑戰,中長期內則是中國大陸加快改革、著力轉變發展方式、由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的一次重大“歷史機遇”。

  特別是由於“十二五”期間是中國大陸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因此“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和執行對於中國大陸能否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至關重要。

  其中,中國大陸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相當突出,主要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和消費關係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薄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社會矛盾明顯增多,使得“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經成為中國大陸刻不容緩的課題。

  因此,十二五規劃顯示中國大陸發展理念的根本轉變: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目的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而在本質上,十二五規劃與以前的規劃有著差別,過去的規劃追求“國富”,十二五規劃則強調“民富”。

  尤其是十二五規劃中有關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城鄉結構、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都與“民富”(提高收入、改善民生、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息息相關。第三產業特別是提高服務業在經濟和就業中的比重,將改變批發零售業產值在GDP中比重持續下降的格局;區域結構的調整特別是產業佈局的調整,加快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的轉移,將加快中西部區域的經濟增長,提高當地居民收入和擴大就業,拉動中西部區域消費的快速增長;城鎮化建設的提速尤其是中小城市城鎮化建設的提速,培育發展城市群,將為區域零售業注入新的增長動力和活力;而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顯然是十二五規劃中直接涉及“民富”的重頭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