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如何實現戰略“走出去”

http://www.CRNTT.com   2010-12-07 11:05:01  


新加坡國大東亞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12月7日訊/中國的戰略無疑需要“走出去”,並且因為方方面面因素的推動,戰略“走出去”也已經具備了強大的動力。但同時其他國家對中國在這方面的舉動變得越來越具有敏感性。也就是說,中國戰略“走出去”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外在壓力。怎麼辦?如同經濟領域,戰略上的“和平崛起”與和平“走出去”不僅是有可能的,做得好也是可以成功的。但中國必須直面一系列挑戰,而非回避它們。新加坡國大東亞所所長鄭永年今天撰文“中國如何實現戰略‘走出去’”,論述如下:

  今天中國外交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經濟和戰略“走出去”的不平衡。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年間,中國取得了高速的經濟發展,國家很快從資本短缺轉變成為資本過剩。和其他國家一樣,資本必然要超越國界,流向一切有利可圖的地方。再者,中國也已經成為其中一個最大的貿易國。正因為如此,在本世紀初,中國確立了“走出去”的經濟戰略。

  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國防現代化也成為必然。儘管國防現代化,主要是軍事現代化,並非是改革開放政策的主題,但國防現代化也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一些領域開始趕上甚至領先其他大國。

  但與經濟“走出去”相比,中國的戰略“走出去”似乎是困難重重。除了在聯合國構架內的“維和”,以及近年來的中國軍艦護航索馬里海域之外,中國軍事力量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十分微弱。在很大程度上,中國表現為一個沒有軍事戰略支撐的貿易大國。從前的貿易大國如英國和美國,都有極其龐大的軍事力量作為其後盾。中國是個例外。那麼,中國的貿易大國是如何成為可能的?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就稱中國為“搭便車者”(free-rider)。

  不過,問題在於,中國的“搭便車”戰略是否是可持續的?從歷史的經驗看,答案是否定的。且不說複雜的國際政治問題,僅僅就自由貿易安全的角度來看,戰略也必須隨著經濟力量“走出去”。在最低限度上,任何貿易國家要有能力保護海上航線的安全,免受海盜或者敵國力量的威脅。很多年前,中國提出“和平崛起”或者“和平發展”的戰略口號,向國際社會展示了自己和平發展的決心。但很顯然,“和平崛起”只是表達了中國和平的意願,它並不能保證現實是和平的。要實現和平,中國不僅必須有足夠的國防和軍事能力來保障自己的國家利益安全,包括在海外的國家利益,而且也必須有能力承擔起保障國際社會和平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