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王飛淩:胡錦濤訪美會談些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1-01-10 11:50:47  


 
  王飛淩:中國現在要把握的一個平衡點,就是怎麼樣在接受、承認,或者在尊重現實的情況下,不斷擴大自己的合理利益,尋求自己自然增長的利益。如何把握這個平衡點是非常微妙的。

  中國有世界上20%的人口,中國國家實力的增加,中國國家利益的增長,海外利益的增長都是自然的,也是必需的,將不可避免地對現有格局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與挑戰。

  2011年東亞經濟整合難突破

  日報:去年12月份,美韓達成FTA。衆所周知,美國與東亞國家達成FTA少之又少,這可否看成美國使用經濟手段加快回歸東亞?美國在參與東亞整合過程中,有什麼樣的角色定位,以什麼方式來加入東亞的整合進程?

  王飛淩:美國與韓國的FTA談了很久,最近雖然達成協議不過還沒有得到美國國會的最終批准,仍在拖延當中。

  美國一直積極參與東亞的經濟活動,試圖分享東亞的經濟利益。因為東亞對美國有著非常巨大的經濟利益,包括投資、貿易、旅遊等各方面。但是,美國對在東亞地區搞FTA是非常小心的。原因在於,美國認為東亞的許多國家實行的是貿易保護主義,換句話說,就是不是在進行公平貿易,不適合達成FTA。美國把東亞看成一個特殊的地區,認為實行自由貿易區的意義不大。但是,與東亞做生意,跟東亞進行經貿來往的意義重要。美國希望東亞這些國家盡量對其開放,但是至於自由貿易,一是覺得意義不大,二是覺得不應該去追求。美國對FTA有很多的戒心,在FTA問題上,不會有很大的推進。

  日報:美國會使用哪些經濟手段來參與東亞經濟整合?

  王飛淩:美國在金融制度上、市場准入、技術轉讓、投資保護等方面,通過不同的層次、不同的渠道參與東亞地區的經濟發展。美國認為中國還沒有真正的市場,希望中國能進一步經濟變化,繼續改革開放,等中國市場經濟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美國才會認真考慮與中國、東亞的經濟融合和一體化。從目前來看,不太可能。

  日報:有觀點認為,東亞的安全議題重要性上升導致經濟金融議題的停滯,你如何來看?

  王飛淩:東亞地區的主流還是發展和平問題。安全議題的重要性雖然上升,但是還不至於取代東亞和平發展的主流。東亞地區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停滯,並不是安全議題重要性上升導致的,而是由東亞自身政治、地緣、安全、歷史原因造成的。在合作中,政治制度、價值觀念和意識上存在很多差距。雖然,東亞地區已經形成了非常強大的產業鏈,集合起來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發動機。但是,經濟上的融合需要政治的支持,需要價值觀念上的趨同,需要歷史舊賬的解決。以上因素的缺失限制了經濟的融合。

  日報:2011年東亞地區的發展態勢,你認為是安全議題還是經濟整合議題占據主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