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西點軍校看教育模式的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1-03-11 14:06:24  


西點軍校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訊/“西方不亮東方亮,誰也沒想到正在走下坡路的西點概念卻會在大洋彼岸的中國走紅起來……”漢網-長江日報今載胡堅的文章“從西點軍校看教育模式的選擇”:

  今年3月2日《南方周末》文化版,陳一鳴探討銀幕軍人形象的文章《許三多“退役”,學生兵入伍》中再次提起了中國群眾喜聞樂見的“西點軍校”:

  “以西點軍校為例,該校不僅是美國將軍的搖籃,還被稱為美國CEO的搖籃”,西點的校訓是“使命、榮譽、國家”,“所有人都喊,傻子一樣地喊,喊得久了,口號就熔化到血液當中去了”,“西點軍校的高端人才就是通過這樣一部戰爭機器打造出來的……”

  不知什麼時候起,西點軍校開始被神化。須知,西點軍校只是培養少尉的最初級,其上還有培養中級校官的利文沃思堡指揮與參謀學院,麥克奈爾堡的美國國防大學;培養將官的卡萊爾國防大學;此外還有各類各個兵種的專門晉級培訓學校等等。

  西點也不是沒出過名將,潘興,麥克阿瑟和巴頓都是繞不過去的例子。但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自身能力和偶然性運氣之外的升遷因素就太多了:潘興的岳父是參議員;麥克阿瑟是軍隊高幹子弟;巴頓家有錢,可以結交權貴。再早一些的話,美國內戰前後,人事升遷上,金錢政治起作用的只會更多。

  今天的美國人對“虎媽”蔡美兒粗暴的“中式教育”大驚小怪,卻好像忘記了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諸多二戰一代美國高級軍官的回憶錄裡,都曾經提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個他們成長、接受教育的時代:為了準備應付西點,安納波利斯軍校入學考試,以及進入軍校後四年的學習生活,那些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填鴨式的密集教學,死記硬背應對考試,題海戰術,密集的大考試小測驗,大比例的數理的課目設置,讓經歷過擴招前高考的中國學子心有戚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