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滿洲開拓團”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http://www.CRNTT.com   2011-08-12 14:31:29  


 
  “滿洲移民”的夢想於大正時期(1912-1925)便在一部分日本人士心中萌生,其中包括分別被喻為“滿蒙開拓之父”與“武裝移民之父”的加藤完治和東宮鐵男。1932年圍繞“移民”形式和移住地點,以加藤完治為首的“加藤集團”、拓務省、關東軍先後提出了幾份大綱和調查報告。對此事掌握主導權的石原莞爾經過同東宮鐵男的商議,決意效仿蘇聯自1930年開始將烏克蘭地區的農民強制性地移住到西伯利亞,在務農的同時戍守邊境的屯田兵制度,將目光鎖定在向靠近蘇聯國境的“北滿”地區實施“武裝移民”的構想上。

無惡不作的“屯匪”

  日本的“滿洲移民”分為“試驗移民期”(1932-1936)和“正式移民期”(1937-1945,又稱為“國策移民期”)兩個階段。在“試驗移民期”先後有四批移住民進入黑龍江省。這些移住民以農村在鄉軍人為主體(前兩次“移民團”在鄉軍人的比率高達95%,第三次“移民團”在鄉軍人的比率為75%);除步槍外,還配有機關槍、迫擊炮等重型武器。在“試驗移民期”,“移民團”的主要任務與其說是農耕,不如說是“治安維持”,即協助關東軍和偽軍與東北抗日游擊隊作戰。以第一次“移民團”的勞力分配為例,其中警備占50%,農耕僅占20%。可見這些“武裝移民”與普通農民的差異。在“試驗移民期”,很多“武裝移民”無法忍受缺少食物和娛樂的艱苦生活,經常出入中國人的村落,掠奪物資,強姦婦女,被當地百姓痛恨地稱為“屯匪”。

  隨著關東軍在中國東北殖民地勢力的穩固,和農業增產的實際需要,從第三次“移民”開始移住民的資格不再限於在鄉軍人,進入“國策移民期”移住民的年齡限制也有所放開。1938年正式施行的“分村移民”是將日本國內某個村的村民全部移住到中國東北,這種形式是1940年後“滿洲移民”的主要形態。同時為填補移住民的數量缺口,日本於1938年首次派出了三萬名“滿蒙開拓青少年義勇軍”。這些以“農業移民”為中心的“滿洲移民”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軍人,但都或多或少配有步槍,而且除農業開墾外,還同時肩負軍事和政治任務,是日本支配“滿洲”的重要人力資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