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韓國慰安婦受害者的信念與堅持

http://www.CRNTT.com   2012-03-06 14:16:37  


 
  1992年1月8日,日本首相宮澤真一訪韓前夕,恰逢周三,數名挺對協成員首次聚集到日本使館門口,要求日本政府對慰安婦問題進行道歉賠償。此後,幾乎每周三的中午,都有幾位老人和市民團體的志願者在此集會示威,轉眼已經20年了。

  吉奶奶從1998年開始出現在日本使館前的示威人群中。最初的時候只是偶爾出現幾次,到現在已經成了“周三示威”的“常客”。12歲那年,她被日軍強行帶到中國東北地區做慰安婦,17歲時回到韓國。“以前聽一遍就能記住的事,現在聽上幾十遍都記不住,但是那五年的記憶到死都不會忘記。”吉奶奶怕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更擔心身體是否能繼續堅持下去,“一起參與示威的同伴一位一位地離去,不知道我還能在這裡待多久。”

  就在此前一天,金瑤智(音)老人走完了她87年的人生。至此,韓國政府登記在册的234名慰安婦受害者中,已有171人死亡,只剩63人。目前健在的老奶奶們平均年齡為86歲,而在過去的五年中,每年約有10人逝世。

  “把我抬進車裡去大使館,我要死在那裡。”躺在病床上已經無法動彈的樸鬥利(音)老人用盡最後的力氣說道。此前,姜徳京(音)老人甚至曾經乘坐著救護車來到周三示威的現場。

  “周三示威對於這些老人們來說,既是對她們充滿著苦痛與恨的人生尋求補償的時間,也是她們與世人對話的空間。現在有不少中小學生把周三示威當作歷史教育學習的現場,常常來觀摩並參與示威。”挺對協常任代表尹美香告訴記者,“這一切能堅持20年,都來自於老人們的勇氣,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努力。”

  “日方在等待老人們離世”

  在挺對協舉行的首次示威的19年11個月零6天後,“周三示威”迎來了第1000次集會。除了1995年日本發生神戶大地震時取消集會和去年3月日本東北地區發生大地震時將抗議示威改為悼念集會之外,“周三示威”從未間斷過。

  2002年的第500次“周三示威”,在當時創下了歷時最久的單一主題示威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此後的每周三,這一紀錄都在被刷新。

  “從第一次示威開始,我們就明確地提出了我們的七項訴求,包括要求日本政府承認罪行、國會決議謝罪及賠償、修改歷史教科書、設立史料館、處罰主犯等。”尹美香說,“雖然日本政府方面以各種理由無視我們的訴求,但是我們的行動得到了韓國政府以及各國社會團體的支持。”

  據了解,自“周三示威”開始兩周後,也就是1992年1月24日,韓國政府設立了“挺對協實務對策辦”,負責調查相關證據、收集資料,並通過內務部和大韓紅十字會對挺身隊受害者申告進行受理。此後,通過財政撥款為生活困難的慰安婦生存者提供免費公租房、通過並實施禁止日本戰犯入境的法案、向慰安婦受害者發放慰勞金等行動,積極協助挺對協的示威行動。而之前從來沒有正面提及過慰安婦問題的韓國總統李明博,在去年12月訪日期間明確表示,韓日雙方需要拿出勇氣解決這一議題,對於日本首相關於移除日本使館門口“平和碑”的要求,李明博稱其屬民間行為,政府“不便干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