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胡吳會或是兩岸關係發展史上又一拐點?

http://www.CRNTT.com   2012-03-29 08:09:55  


 
  既然如此,馬英九就有必要恢復“國統會”,及其關於“一個中國”的定義。當然,由於“國統會”的標的是“國家統一”,可能會與其“不統不獨不武”有衝突,那就何不乾脆將其改稱為“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這個稱謂,相信連民進黨也不好反對,否則就更將流失民心。而且,“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也有利於吸收包括民進黨在內的其他政黨人士參加,以擴大其民意認受性,而不會重演當年民進黨拒絕參加“國統會”的一幕。

  至於《國統綱領》,由於其標的是“統一”,而且其內容與現在形勢相比也已顯得落後,而不一定需要“解凍”,可以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路線圖”來代之,包括《反分裂國家法》和《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都有規劃的“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地位相適應的活動空間”等。如果馬英九能在其四年任期內都能實現,就得以樹立歷史評價,甚至是榮獲諾貝爾和平獎金了。  

  或許,如同二零零五年的“胡連會”催使兩岸關係發展出現拐點之後,二零一二年的“胡吳會”,又再出現一個拐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