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維迎:因為政府管得少,中國經濟才沒有崩潰

http://www.CRNTT.com   2012-07-18 09:17:41  


 
  中國模式論最初由一些海外研究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的學者提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得到一些國內學者特別是政府官員的信奉和追捧。“改革失敗論”主要是國內一些左派學者的主張,在普通大眾中也有不少附和者,甚至也得到個別相當級別的政府官員的認同。

  在我看來,這兩種思潮看起來不同,但本質是一樣的:迷信政府的力量,不相信市場的邏輯;迷信政治家的高瞻遠矚,不相信企業家的深謀遠慮;迷信權威,不相信自由;迷信“國情”和“特色”,不承認普適價值。他們都反對市場化導向的改革。二者的不同在於:“改革失敗論”者從否定過去的市場化改革開始,主張回到計劃經濟時代,甚至回到“文革”時代,由政府主導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消滅私人企業家,由國有企業統治經濟,或許外加一點空想的大眾的“直接民主參與”;“中國模式論”者否定的是未來的市場化和民主化改革,主張固化現有體制和權力結構,依靠產業政策領導發展,用國有企業主導經濟。至於他們的主張是基於認識問題還是利益問題,我不敢妄加評論,大概兼而有之吧!

  這兩種思潮表面上看都有一定的事實依據,但他們對事實的解釋是錯誤的。是的,如果我們把中國與英美發達國家比較,最大的不同是,我們國家的政府對經濟和社會事務干預多,國有企業的比重大,我們也沒有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和法治。但如果因此就把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的高增長歸結於政府干預和國有企業,如“中國模式論”所主張的那樣,就不符合歷史了。中國的改革從計劃經濟下的全能政府開始。

  改革進程中我們之所以能有持續的經濟高增長,是因為政府管得越來越少,國有企業的比重越來越小,而不是政府管得多和國有部門比重大。正是伴隨著政府管制的放鬆,才有了市場價格,才出現了個體戶、鄉鎮企業、私人企業、外資企業等非國有企業形態,中國經濟才不僅沒有崩潰,而且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

  還應該指出,中國過去30多年的高增長主要依賴的是西方發達國家過去幾百年所創造積累的技術和管理方式,這些技術和管理根本不可能在像中國這樣高度政府干預和國有部門主導的經濟體中創造出來。

  政府高度干預和國有企業主導不僅不是中國經濟奇跡的原因,恰恰相反,它們倒是“改革失敗論”者所大肆渲染的中國社會重重矛盾和不公平現象的原因。政府控制大量的資源和政府對經濟的過分干預,是官商勾結的直接原因和官員腐敗的主要溫床,嚴重腐蝕了商業文化,破壞了市場的遊戲規則。壟斷性產業國有企業攫取的壟斷利潤使得國有部門職工的待遇遠超出市場的公平水平,也是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