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尊重兩岸和平發展中的台灣民意

http://www.CRNTT.com   2012-08-12 00:22:53  


 
     為充實兩岸和平發展內容多做實質性努力

  鞏固、深化兩岸和平發展,可就兩岸和平協定先行對話、平等協商。兩岸和平協定的構想並非新生事物,算算已經講了七、八年。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的會談公報中,就把簽署兩岸和平協定作為“五項願景之一。馬英九繼任黨主席時,親自提議正式納入國民黨的政策綱領。2008年馬競選“總統”時,將“簽署兩岸和平協定”與“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列為當選後的政策目標。當年10月馬更明確說:“希望在任期內完成兩岸簽訂和平協定。”2011年10月17日,在面臨“總統”選情膠著緊繃的危急時刻,又重提兩岸和平協議,並希望循序推動兩岸互設辦事機構。這些政策性講話並非是突如其來的舉動,應是基於多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獲顯著成果,在民意認同與國際肯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展現其積極進取姿態。但是,難道這只是為其選舉加分的口號喊喊而已嗎?難道兩岸和平協定不是台灣民眾追求的最大“和平紅利”嗎?。

  兩岸簽訂和平協定,在島內獲多個政黨肯定。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紀欣曾表示,兩岸商簽和平協議是鞏固並強化兩岸政治互信基礎的重要關鍵。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表示,兩岸和平協議的主要意義,在於正式終止因內戰歷史所遺留的兩岸敵對狀態問題,更是未來推動建構制度性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新黨秘書長李勝峰指出,馬提出這個政策是正確的,很勇敢,是一個政治家的做法,政治家敢把自己的想法向社會宣佈,然後說服大眾,獲得大家支持之後,帶領台灣朝這個方向前進。親民黨發言人李桐豪含蓄表示,親民黨在2005年就開始推動兩岸和平促進法,當時沒有被國民黨和民進黨接受,現在馬提出洽簽兩岸和平協定的概念,“基本上親民黨是可以支持的”。就連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前“陸委會副主委”黃介正接受訪問時也表示,兩岸和平協議是一個發展性、框架性的東西,它只講大原則,可說是21世紀新版“九二共識”。

  近來台灣有政界、學界人士提議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台灣指標調查研究公司今年5月10日公佈民調結果,如果雙方各自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分別以大陸、台灣地區名義會談,有逼近五成民眾表示贊成。但馬英九表示,他不贊成這種體制外的組織,因為會把現行的制度打亂。筆者認為,以這樣的理由來搪塞是完全說不過去的,因為這與體制外組織衝擊體制內機構的說法是完全搭不上界的。兩岸之間已經有一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負責處理與框架協定相關的事宜。為甚麼不可以成立一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負責處理與框架協議相關的事宜呢?難道“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就不會把現行的制度打亂?聯想到馬說“兩岸這幾年所簽的各種協定都是廣義的和平協定”的說法,說穿了,馬不贊成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目的與拒談兩岸和平協議有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