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歷史借鑒:國民黨是如何失掉大陸的

http://www.CRNTT.com   2013-05-01 09:58:23  


 
蔣介石愛“遙控”指揮也是失敗原因

  丁東: 我讀了《董文琦先生口述歷史》,其中也提到馬歇爾不讓國民黨軍隊進攻哈爾濱,是國民黨在東北戰場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是國民黨方面的看法。其實,當時在共產黨方面,不管是東北戰場,還是全國其他戰場,也曾面臨各種可能和選擇,也有戰略和策略的調整,東北最初的最高領導人是彭真。但林彪、陳雲、張聞天、高崗等不同意彭真的方針,向中央提出不同意見。其實,彭真的意見也不是他個人意見,他執行的是黨中央毛澤東的意見。但是,毛澤東並不因為彭真執行的是他的意見,而不采納其他人的意見。毛澤東還是把彭真調離了東北,讓林彪、高崗、陳雲、張聞天他們主導東北的工作,實行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戰略,這成為東北轉敗為勝的重要原因。

  其他戰場也有這樣的情況。三大戰役,林彪指揮了兩個戰役:遼沈戰役、平津戰役。還有一個是淮海戰役。最初粟裕的意見和毛澤東的設想不一致,毛澤東還是聽取了粟裕的意見。粟裕不如劉伯承、陳毅的資格老,但毛澤東還是重用他,讓他在淮海戰役的指揮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主導作用。

  反過來看國民黨這邊,蔣介石不能發揮一些軍事將領的才能,他對不是黃埔出身、不是嫡系的軍事將領不放心,哪怕你是軍事天才也不肯放手讓他發揮作用;蔣介石還有越俎代庖的習慣,越過高層直接幹預到中層,弄得很多高級將領無所適從。中研院的中述史也探討了很多國民黨軍事指揮上的失誤。我也想請楊先生從這方面講講。

  主持人: 我看國民黨的王牌軍長丁治磐的反思,是比較否定蔣介石指揮到團的。他在講山東失敗原因時,認為主要是戰略原因,當時濟南的指揮官王耀武,他覺得王耀武做軍事防禦工程時還架高壘深溝,覺得那是冷兵器時代的布局,根本不是現代戰爭的工程和戰術。另外,我看胡宗南的參謀長盛文回憶陝北失敗的原因,他認為主要是共諜的因素,他提到有一個人叫劉斐,劉斐出一個戰略解圍了毛澤東。後來劉斐投誠,毛澤東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的大救星,情報工作做得不一樣,這是不是一個原因?

  楊天石: 丁東先生談的問題牽涉到蔣介石的軍事指揮問題,蔣介石在指揮戰爭里喜歡“遙控”,這是一個事實。蔣介石這個人有很大的毛病就是自我迷信,別人幹的事他都看不上,大事小事都要自己做才放心。1944年指揮河南戰鬥,蔣介石在重慶的防空洞里打電話給河南的部隊指揮作戰。戰場上的情況千變萬化,你在千裡之外的指揮者怎麼能夠適應戰場上不斷變化的形勢?“遙控”歷來是軍事學上的大忌。在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有這個毛病,在解放戰爭里他也這個毛病,至於哪一個戰役是他把指揮打得團長、營長那里去了,可以再查,但“遙控”是一個事實。

丟掉大陸根本原因:民心向背

  丁東先生談到淮海戰役問題,淮海戰役,共產黨軍隊打勝了,國民黨軍隊打敗了,最根本的原因我覺得還是我講的:農民擁護共產黨,擁護解放軍,所以大家看電影,看到老百姓推著小車、推著糧食、推著彈藥的狀況,沒有人民擁護是做不到的。蔣介石日記里曾有一個感慨:根據飛機駕駛員的報告,解放軍衝鋒一往無前,不怕死,我派飛機去炸(那時候共產黨沒有空軍,國民黨有空軍優勢,所以在淮海戰役時國民黨派很多空軍去轟炸解放軍的部隊),怎麼轟炸都沒有用,解放軍還是勇往無前的作戰。所以根本原因還是人民支持和擁護的問題。具體談到丁東先生的問題,淮海戰役之所以失敗,除了民心所向、人民的擁護和反對問題之外,還跟蔣桂矛盾有關係(也就是蔣介石和李宗仁、白崇禧的矛盾)。在淮海戰役時蔣介石設了兩個指揮部,一個指揮部在徐州,蔣介石把他的親信黃埔軍校的畢業生劉峙派到徐州,當徐州剿總的司令,把白崇禧派到武漢,當華中剿總司令。同樣是對共產黨部隊,卻形成了兩個指揮中心,一個在徐州,一個在武漢。有人提出這個不行,兩個指揮中心怎麼能打好勝仗?蔣介石不同意,什麼原因?關鍵在於蔣介石對桂系白崇禧不放心。白崇禧當過國防部長,在淮海戰役前夕本來應該是白崇禧繼續當國防部長,而且李宗仁那時也提出希望白崇禧繼續當國防部長,但蔣介石堅決不同意,其原因在於蔣介石對桂系,對白崇禧、李宗仁不放心,他形成不了一個團結一致的指揮中心。所以這也是淮海戰役、國民黨軍隊失敗的原因。當然,主要原因我已經講了,還是一個人民支持和反對的問題。

解放軍“用兵真如神”是因為“情報工作”做得好

  主持人的問題很細致,情報工作在作戰領域起的作用有多大,這個問題可以討論,有不同意見。當年楊奎鬆教授和我一起寫國民黨史,他寫中共情報工作有作用,但作用多大?我當時提過一個意見:你恐怕對中共情報作用的估計不足。首先看胡宗南,胡宗南指揮國民黨軍隊去進攻延安,國民黨的部隊在山上行軍,共產黨部隊在山下行軍。國民黨就像瞎子,不知道共產黨在哪里。相反共產黨對國民黨的進軍路線和進軍目標一清二楚,為什麼?因為熊向輝,熊向輝當年是周恩來安排在個民黨軍隊里的一顆閑棋,需要你時再出來。熊向輝是胡宗南的機要參謀,把國民黨的路線、目標、人數通通匯報給延安的中共中央。後來國民黨有些人講,由於共產黨對國民黨的路線了如指掌,所以毛澤東指揮起來必然“用兵真如神”。陝北是這樣,淮海戰役也是這樣。淮海戰役失敗以後,國民黨的高級將領跑到國民黨國防門口大罵:你們中間一定有共諜!在軍事會議上,杜聿明(淮海戰役重要指揮官)對蔣介石說,我的意見不能在會上講,我要跟你個別談。蔣介石說好,個別談。後來杜聿明把他的作戰方案個別跟蔣介石講了,就是擔心有“共諜”。當時國民黨軍人里有沒有共產黨的地下工作人員?當然有,很有名的是郭汝瑰,有一本書是《郭汝瑰回憶錄》,就講怎麼把國民黨的軍事情報告訴共產黨。還有一個相當於國防部參謀次長的人物劉斐,他也是跟共產黨關係很密切的人物。他到底什麼時候參加共產黨,我現在還是不清楚,但劉斐當時也可能給共產黨提供了軍事情報。至於山東孟良崮戰役,國民黨王牌師長張靈甫,他抗戰打日本時很英勇,幾次重要的戰役都是張靈甫打勝的,但就是這麼一個打日本經常勝利的將軍到了孟良崮時打敗了,而且最後死在孟良崮的山洞里。為什麼孟良崮戰役是國共戰場上一次具有轉折意義上的戰鬥?國民黨從原來的進攻路線改為只能防守,為什麼?就是因為當時國民黨的一位將軍叫韓練成,他也為共產黨工作,把國民黨的軍事情報傳遞給共產黨。在這方面應該承認,共產黨的軍隊在掌握國民黨的軍事動態上、情報工作上大大優於國民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