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克強放權論釋放信號

http://www.CRNTT.com   2013-05-16 08:36:24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訊/李克強總理日前在部署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簡政放權,把該放的權力放掉,把該管的事務管好,以簡政放權穩增長、推轉型、促就業。

  和訊網發表專欄作者鄧聿文文章表示,事實上,簡政放權本身就是政府行政體制改革的一部分,正如總理所指出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轉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是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一招。

  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對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研究部署,就是這樣一個簡政放權的典型。該次會議確定今年在行政體制、財稅、金融、投融資、價格、民生、統籌城鄉、農業農村、科技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大改革力度,一些專家認為它有三個特點:一是直擊要害,不玩虛的,務實可操作。如行政審批、預算、利率市場化、鐵路投融資體制等改革,都是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突出矛盾。二是市場化取向非常鮮明,體現了政府向市場放權,向社會放權的思路。三是這些改革部署,既是今年的改革重點,更著眼長遠,致力於改善中國經濟社會的基本面,增強發展後勁。

  通過改革釋放制度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是李克強的兩句名言,今年一季度經濟形勢表明,經濟復甦比預想的要更艱難,要在當前形勢下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迫切需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出實招;要把已經看准、具備條件、牽一發動全身的改革項目抓緊推出,幹一件成一件,不斷釋放改革的制度紅利,激發社會活力,增強發展動力。

  文章認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已刻不容緩。金融危機後,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出口、消費、投資三大需求增速,在目前都出現了階段性降低,國內外市場由供不應求變為供大於求,長期以來支持企業低水平數量擴張和大量豐厚利潤的市場條件已不複存在。除此外,包括勞動力成本在內的要素價格也快速上漲,要素成本水平明顯提高。這一切,意味著中國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已經發生重大變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成為不可逆轉的客觀趨勢,中國經濟只有轉型升級,才能應對挑戰。

  為此,必須充分地發揮市場競爭的作用,通過市場化改革,來實現經濟升級。它包括進一步放開市場准入,推進各類要素資源的自由流動;取消行政審批、特許經營等各類顯性或隱性的市場准入壁壘;進一步推進壟斷行業改革,降低這些行業的准入門檻;以及財稅、金融、價格體系的改革等。從而,也就提出了一個推進政府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任務。因為市場的另一面就是政府,上述所有改革都涉及到政府,在一個政府主導的經濟體中,沒有政府的改革和職能的轉換,要推進實質性的改革也幾乎是不可能的,自然,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也就無從談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