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偉達:中共‘整風’的迷思

http://www.CRNTT.com   2013-06-26 10:37:15  


  中評社北京6月26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昨天登載偉達的文章《中共‘整風’的迷思》表示,如果在21世紀的今天仍僅依靠傳統的“整風”策略和手段,實不足以壓制邪氣,遏制腐敗;中共本次“整風”強調“群眾路線教育”,對執政者而言,走群眾路線不是一個說服教育的問題,而是一個必須強制執行的職責,這其中的關鍵因素恐怕還是群眾需要擁有合法合理制約和監督權力的資格,要讓權力經常感到群眾的監督和壓力,使得權力學會不敢再怠慢群眾,反而主動地接受群眾監督,為群眾真誠效力服務。詳論如下:
 
  據報道,中國共產黨已開始了新一輪“整風”,旨在切實加強全體黨員群眾路線教育,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所謂“整風”,應是整頓作風的簡稱。為什麼要“整風”呢?很明顯,非整不可,不整就會出現危機。

  比較起來也挺有意思,“整風”這個概念在西方政治中沒有,估計準確翻譯起來都有些困難。眾所周知,西方政黨搞的是輪換制,即如果執政不力,可能就會被選民請下台。下台以後可以有更多時間反思策略,重組人才,調整方針,以期爭取選民,東山再起。從這個意義上講,也可以算是“走西方式的群眾路線”吧。

  “整風”這個概念無疑是具備強烈的中國特色。中共在成為執政黨以前,就曾經有過著名的“延安整風”,建國後又譬如有1957年的“整風”,並號召群眾“大鳴大放”;再後來,“整風”也曾走極端到“文化大革命”,將許多領導幹部撤職打倒,甚至置於死地。

  改革開放以後,中共接受了“文革十年動亂”的教訓,試圖不再搞大規模的群眾政治運動,但也發現黨的風氣與社會價值觀仍不時地需要整頓改善,鄧小平時代鼓勵“五講四美”;江澤民時代推崇“三講”;胡錦濤時代提出“八榮八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