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揭秘2045年的世界什麼樣

http://www.CRNTT.com   2013-06-29 10:38:37  


  中評社北京6月29日訊/“預測未來並不困難,但有時候卻很難把預測出來的各個點串起來,”著名遺傳學家喬治-丘奇在上周末於紐約市愛麗絲杜莉廳(Alice Tully Hall)舉行的全球未來2045大會(Global Futures 2045 Congress)上演講時開場就這樣說道。雖然他提醒的是觀眾、而不是大會的其他演講者,但他對未來學家的這個工作總結卻一語中的。受一位年輕的俄羅斯科技大亨邀請,許多頗具聲望的技術專家、科學家、未來學家以及企業家參加了這場大會,而他們的終極使命是全力以赴,借助科技實現永生。會上,這些大名鼎鼎的人們描繪了一幅時而駭人,時而驚人的畫面,展現了未來幾十年後的世界面貌,描述了科技怎樣徹底地改變經濟學、生物學甚至是意識本身。

明天就要來臨

  每年一次的全球未來2045大會由“2045行動”(2045 Initiative)及其創始人德米特裡-伊茨科夫組織,今年是第二屆。32歲的伊茨科夫是俄羅斯科技企業家,他把龐大的財力和堅定的決心傾注於掌握、攻克21世紀一些最具挑戰性和激動人心的前沿技術,其中包括人類意識、腦機接口以及生物技術一體化。伊茨科夫阿凡達項目(Avatar Project,2045行動的一部分)的終極目標是解放人類,擺脫身體的限制。第一步是要弄清怎樣將大腦(以及意識自我)從人的身體中分離出來,同時使它存活於機器替身裡,最後弄明白怎樣把包括意識和其他一切在內的思維上傳到電腦上。實現這種數字化永生的截止期限是2045年。

  如果你覺得這些聽上去像白日夢,看看伊茨科夫都有哪些同僚:全球未來2045大會發言人包括丘奇(首個真正有效的基因測序技術開創者和人類基因組計劃發起人)、發明家及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現任谷歌(Google)首席工程師】、X大獎基金會(X-PRIZE Foundation)創始人及尖端技術企業家彼得-戴爾蒙迪斯博士(目前正在推進小行星采礦項目)以及傳奇的電腦技術專家詹姆斯-馬丁博士【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的牛津馬丁學院(Oxford Martin School)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雖然演講並不意味著對阿凡達項目及其崇高目標的首肯,但這些著名發言人的集結顯然給全球未來2045大會增加了些許學術份量。

  儘管2045行動的首要目標是永生,全球未來2045大會卻更像是二十多位各行業領軍人士濟濟一堂、相互對話的盛會。他們中許多人有準確預測未來的記錄。換句話說,這些人成功串聯起了下面這些點:我們目前在哪裡,未來向何處去,以及科技會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把我們帶到未來。下面將介紹六大預測,描述科技以及我們所知的生活在接下來的三十年裡會發生怎樣徹底的改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