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林毅夫的“投資觀”缺乏國情支撐

http://www.CRNTT.com   2013-07-13 08:19:23  


 
  眾所周知,投資要想充分發揮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除非發生特殊的情況,如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經濟災難等。不然,就必須以市場為主導,由市場來決定投資的目標、方向、投資規模和投資數量。也只有充分遵循市場規律、市場機制、市場原則,投資的質量和效率也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才能最大化、最有效化。

  問題在於,從中國這些年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的實際情況看,市場對投資的影響力是很脆弱、很乏力的,更多情況下,是政府起了最主要的主導作用。即便是企業投資,也是政府這只幕後之手在發揮作用。城市建設、房地產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自然不容多說,都是政府直接操縱和影響的。就是許多產業,包括所謂的新興產業,如太陽能、風電、LED光電等,也無一不是在政府的強勢推動下出現了產能嚴重過剩、相對過剩等問題。

  相反,林毅夫所列舉的其他年均經濟增長率超過7%的經濟體,哪一個像中國這樣,政府能夠如此強勢地決定投資目標和方向、規模和數量,又有哪個政府完全取代了市場、干擾著市場、干預著企業。

  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的高投資率,就留下了太多的隱患和問題,以至於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後,以“4萬億(人民幣)投資”為核心的大規模、大力度、大容量、快速度的投資,竟然沒有能夠有效叫醒中國經濟,反而使中國經濟陷入了更為嚴重的結構失衡、轉型緩慢的格局。

新領導班子不再強調投資拉動經濟作用

  所以,在市場化進程沒有步入良性軌道、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沒有有效理順、市場仍被政府牢牢控制、市場對資源配置的作用嚴重滯後的大背景下,投資要想對經濟增長發揮正面和積極作用,首先必須在市場化建設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新的一屆政府沒有繼續強調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特別是弱化政府投資對經濟的拉動功能,而十分強調市場機制建設和各項體制改革,可謂找出了病根,開出了正確處方。也只有市場化問題解決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理順了,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也才有可能達到林毅夫所希望看到的結果和出現的現象。不然,有百害而無一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