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亞洲金融危機卷土重來

http://www.CRNTT.com   2013-08-31 08:46:44  


印度、印尼等國為什麼出現新的金融動蕩?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訊/印度和印尼最近遇到了大麻煩:資金外逃、貨幣貶值、股市下跌、經濟增速明顯放緩:截至北京時間8月28日,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下跌了3.5%以上,至1美元兌換69盧比,再創歷史新低,而自5月份以來,印度和印尼貨幣貶值高達12%-15%,兩國股市在8月16日後的四五個交易日分別下跌了7.5%和13.3%。更令人恐懼的是,這種情形也蔓延至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引發了新興市場的巨大恐慌。

  財經網刊登經濟學博士馬光遠文章稱,事實上,這場在東南亞一帶剛剛開始的“小型金融危機”今年初就初露端倪:自2013年開始,金融危機以來一直充當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新興市場,開始逐步將這個角色讓給發達經濟體。《華爾街日報》援引布里奇沃特同仁公司編制的數據顯示:包括日本、美國和歐洲在內的發達經濟體對總規模74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的貢獻率自2007年以來首次超過中國、印度和巴西等經濟體。美國經濟2013年一季度增長2.4%,二季度環比增長0.4%,房地產指數、家庭債務比率以及工業指數都表現出良好勢頭。歐元區二季度G D P同比增長0.3%,告別了長達18個月的衰退;日本在安倍經濟學的刺激下,繼一季度經濟增長按年率達到4.1%之後,二季度儘管增長不及預期,但仍然預計達到2.6%。在發達經濟體重回增長的同時,新興市場則陷入麻煩。除了中國經濟明顯放緩,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等金磚國家則更是陷入增長遲緩的泥潭。

  文章分析,新興市場為什麼經濟增長放緩?印度、印尼等國為什麼出現新的金融動蕩?除了新興市場一些國家財政狀況惡化、經常賬戶赤字嚴重等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全球資金流向的重大影響:五月份以來,伯南克一直在傳遞量化寬鬆退出的信號。從目前的態勢看,9月份美聯儲迎來下一任主席的同時,同期召開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政策會議將明確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的節奏。美聯儲開始收縮貨幣,這是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市場面臨的新課題,一旦量化寬鬆退出,美元走強,全球流動性的轉折點將到來:全球近20年來貨幣放水、流動性泛濫、廉價貨幣的時代將宣告結束,資金將從新興市場流出,進入美歐等發達經濟體。這是一個痛苦而不可逆轉的潮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金融危機,特別是2009年美國首次啟動量化寬鬆以來,湧入新興市場的資本累計接近4萬億美元。但從今年開始,水流流向已經悄然轉換:來自貝萊德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北美股票ETF基金累計淨流入1024億美元資產,日本市場淨流入創紀錄的280億美元,而歐洲股票ETF也吸引了43億美元,但新興市場從資本的淨流入成為淨流出76億美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