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姚樹潔:習近平的三不風格

http://www.CRNTT.com   2013-11-12 08:46:04  


 
  不怕難,就是不怕改革的深水區。銀行貸款利率的自由化,加上以後可能實行的存款利率自由化,放低中小銀行的入市門檻,通過競爭,推動新一輪的金融改革。

  不怕難,就是不怕觸及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估計3中全會以後,如何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如何削弱國企和國有銀行的市場壟斷,如何實現科學的城市化,提高農村的生產效率,實現農村的信息化,市場化,等等,都是新的挑戰。

  經濟轉型,就必須降低增長速度,許多人開始懷疑中國經濟繁榮不能持久。這是習近平必須直面的第一難題,可是,習近平也好,李克強也好,新的領導班子,根本沒有回避困難,而是坦誠的直面困難。

  習近平公開挑戰GDP主義。他認為,高的GDP增長,不是衡量成績的唯一標準。他更加強調GDP的增長質量,並著力尋找新的GDP增長點。在講到適當放慢經濟增長的同時,他特別強調挖掘農村的發展潛力,提升製造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嚴格控制與治理污染。

  習近平特別強調不要以GDP論英雄,不等於GDP不重要,而是GDP是如何產生的,如何被分配的更加重要。如果GDP還是靠廉價勞動力,靠無止境的犧牲環境作為代價的話,那麼,高速度發展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習近平認為當前中國的主要發展瓶頸有二。首先是經濟結構扭曲,無法維持可持續的發展。其次是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在調整經濟結構的同時,必須把低效率,高污染的過剩產能減下來。

  城市交通擁堵,空氣污染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再不下決心改變過去的發展路徑,尋找新的發展增長點,所謂的"中國夢"就可能落空。

  習近平的不羅嗦,就是幹實事,不把沒有幹好的事情先說出來。他的特點,就是先做了再說。例如,調整結構,就必須加強貨幣與財政的管理。不是企業和地方政府想要幹什麼,需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這一點,他和李克強的思路是一致的。

  不過,習近平還有另外一手,那就是務實。在基本上同意收緊銀根的同時,他也不願意GDP的增長速度大滑冰。他提出"保住底線",就是一種務實的思路。如果經濟增長減速沒有底線,其經濟結構調整的好處,就可能被低速帶來的經濟蕭條所抵消。

  儘管我對習近平的"三不"精神充滿信心,作為領袖,能夠不回避,不羅嗦,不畏難,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然而,事物的發展,往往比人的精神複雜的多。35年積累下來的問題,想在10年內予以糾正,還要保持適當的發展速度,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深層次的改革,必將觸及既得利益。例如,降低央企和國有銀行的壟斷地位,必然遭到強烈的抵觸。降低房價,提高全民的購買水平,必然導致現有既得利益者的公開反對。

  深度改革的成果如何,現在很難預測。不過,相信習近平的"不回避,不羅嗦,不畏難"的精神,是取得改革成功的先決前提。

  2013年11月11日09:16 來源:中國企業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