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的第二次轉型

http://www.CRNTT.com   2013-11-20 09:04:52  


中國已經走上第二次轉型之路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訊/在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國提出的改革目標和政策措施,遠遠超出了作為“十二五”規劃核心的經濟改革目標。相比以往任何時候,中國都有了關於改革和發展的更為詳細和全面的路線圖。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非公經濟的議題,包括推動更大的司法獨立性、廢除勞改制度、促進社會公平和平等、放鬆計劃生育政策以及減少動用死刑等等。如果說中國以生產率提升為核心的第一次轉型已經基本完成,那麼上述所有的這些措施,將必然促成中國的第二次轉型。

  上海證券報發布前世界銀行駐中國首席代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鮑泰利(Pieter Bottelier)文章表示,早在10年前,中國領導人就已意識到了通過經濟改革來大幅提升經濟增長、創建更和諧社會的必要性,並且在“十一五”規劃中得到了集中體現。然而,部分受到2008年從美國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拖累,中國最近一輪的改革進展緩慢。為了創造就業、重塑經濟增長動能,中國在2008年後期啟動了一輪大規模的經濟刺激。這樣的刺激措施成功地實現了既定目標,但卻是以犧牲國內經濟再平衡為代價的。儘管中國外部盈餘的相對規模大幅下降,但中國對於主要通過債務融資驅動的投資增長的依賴,在過去幾年卻有增無減。“十二五”規劃重申了中國“十一五”規劃中的改革目標。

  幸運的是,相比幾年前,眼下國際經濟環境更為有利,有助於中國全身心投入國內經濟再平衡目標的實現。

  文章稱,對世界而言,中國成功實現第二次轉型尤為重要。近年來,中國不僅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最大出口國和大宗商品市場最主要的參與者之一,同時還是全球經濟最重要的增長引擎。對於許多國際觀察人士而言,現在最大的疑問在於,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雄心勃勃的改革方案,能否在不進行政治和大力度國企改革的情況下得到落實。儘管三中全會文件呼籲公平競爭以及取消那些讓國有企業處於更有利地位的優惠政策,但總體而言,這次會議對於國企改革的強調並不太多,這讓外界多少有些意外。要知道,國企改革是三中全會提出的實現其他許多經濟目標的重要前提。

  如果這次的改革方案都能得以落實,這些措施將確保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同時促進社會公平和穩定。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