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勿以GDP全球第二高估中國經濟實力

http://www.CRNTT.com   2014-01-24 09:03:40  


在主要國家之間的經濟競爭越來越集中到對國際經濟秩序主導權以及重要產業控制力和財富符號爭奪的今天,簡單的GDP總量排名并不能准確衡量一國經濟實力尤其是國際競爭力的大小。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訊/充分的信息和真實的數據是理性決策的前提。中國經濟規模穩居全球排行榜第二的顯著進步,恰恰表明中國急需深刻反思既有增長模式的不可持續性與中國經濟的脆弱性。如果中國不能強化產業與金融資本力,則系統性經濟與金融風險的集中爆發極有可能使中國經濟倒退10年。

  實際價值遠沒經濟數據好看

  證券時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章玉貴文章稱,中國真實經濟實力究竟有多強,無論是中國國家統計局還是世界銀行,恐怕都很難給出精准的答案。

  如果以數字來說話,衡量一國經濟實力的指標,不外乎國內生產總值(GDP)、國民生產總值(GNP)、進出口總額、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等。如果再精細一點,就應當包括一國經濟產出中的高技術產業比例、出口中的高附加價值產業比例、本國貨幣與金融在全球貨幣與金融體系中的地位,等等。換句話說,主要要看一國對全球重要產業控制力的大小以及是否擁有足以左右全球產業與財富分工的貨幣符號。

  就粗線條而言,得益於人民幣升值以及7.7%的經濟增速,2013年,中國的名義GDP已達9.3萬億美元,較2012年增加1.1萬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日本去年名義GDP的2倍。而在2010年,中國的名義GDP才6.04萬億美元。也就是說,最近三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差不多以每年1萬億美元的增加值在擴大,相當於韓國2012年的經濟產出。中國的進出口總額去年為4.16萬億美元,估計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外匯儲備更是達到空前規模的3.82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外匯儲備總額的40%。而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強國且擁有最強本位幣的美國,除了擁有超過8100噸的黃金儲備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形式的外匯儲備。這是因為,國際間的貿易往來,業務結算大多涉及美元。

  就進一步的指標而言,中國或者很難拿出漂亮的數據,或者還是一片空白。例如,中國去年看起來很好很強大的經濟規模(9.3萬億美元的GDP中注水成分不會很少)中,真正有意義的部分,筆者估計不會超過1/3。而其中完全是中國人自己運營的經濟附加值高的產業,估計不會超過1/3。如果以貿易結構來衡量,中國的4萬億美元貿易量,其實際價值遠非數據那樣好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