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撥開克里米亞迷霧

http://www.CRNTT.com   2014-03-11 10:54:12  


 
  就在大家都確認該艦已經“叛變”時,3月4日,“薩蓋達奇尼指揮官”號穿越土耳其海峽回到烏克蘭。經過海峽時,艦上懸掛的仍舊是烏克蘭國旗。隨後該艦前往了烏克蘭港口敖德薩,俄羅斯關於該艦叛變的傳聞不攻而破。

  比起叛艦的糾結,更加大氣的是俄羅斯海軍的自沉壯舉。3月6日,俄羅斯海軍在克里米亞半島西部的米爾內港將已退役的卡拉級“奧恰科夫”號大型反潛艦鑿沉。下沉的船體鎖死了港口的主航道,使5艘烏克蘭海軍軍艦被堵在港內動彈不得。這一幕令人想起了俄國有關克里米亞半島的兩次自沉:第一次克里米亞戰爭時,因為英法聯軍裝備了鐵甲艦,自知不敵的俄軍將黑海艦隊自沉,保留艦上火炮和水手加強岸防;1918年,為了避免德軍繳獲紅海軍戰艦,黑海艦隊又再度自沉,將其主力悉數報廢。

  看起來自沉已經成了俄羅斯在黑海作戰的傳統。只不過自沉一艘巡洋艦這麼“闊氣”的決斷,俄羅斯人已經是幹一回少一回了。

  從上述梳理看,俄羅斯的行動與普京在發言會上的回答,基本“言行合一”。俄羅斯畢竟國力衰退,更多的動機是維護安全與穩定,而非像當年那樣四處爭霸。

  某些烏克蘭及西方媒體大肆猜測俄羅斯的軍事行動,誇大渲染俄羅斯的威脅,妖魔化俄羅斯總統普京,顯然別有用心。軍事上,常將戰場上的信息缺失、模糊稱為“戰爭迷霧”,但在新時代,當戰爭遠未開始,“媒體迷霧”早已彌散開來。梳理信息、撥開迷霧就顯得尤為重要。

  同時,西方誇張描繪某國部隊調動、軍事演習,渲染威脅論的手腕,我們中國人也感同身受。這或許能解釋,中國民間為何充滿同情、支持俄羅斯的聲音吧。

  來源:觀察者網一周軍事觀察特刊 2014年03月09日 
  作者:關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