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多元化退潮看中國經濟變局

http://www.CRNTT.com   2014-03-18 10:48:54  


  中評社北京3月18日訊/世界經濟資深觀察人士程實撰文《從多元化退潮看中國經濟變局》指出,多元化的退潮已成現實,目前中國經濟的現狀堪憂恰是退潮後問題不斷暴露的表現,有鑒於此,從全局視角看中國經濟現況和未來,需要保持兩種意識。詳論如下:

  3月以來,“壞消息”接踵而至,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續貶值,超日債事件打破了剛性兌付魔咒,倫銅滬銅悍然跌停,上證股指跌破2000點整數關卡,出口數據明顯趨冷,通縮壓力悄然顯現。如此背景下,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擔憂驟然升溫。

  值得強調的是,單看每個“壞消息”,殺傷力可能都是有限的,但它們的同時出現導致各類風險相互激化。筆者以為,僅從中國看中國,是看不到風險形成全貌的,只有從全球看中國,才能對中國經濟的現狀和未來形成更全面和理性的認識。

  中國經濟是新興市場的剪影

  從全球看中國,中國經濟現在碰到的種種問題既不是孤立的,更不是中國獨有的。如果將中國置於全局背景之中,那麼,我們很容易發現,當下中國經濟遭遇的困境是新興市場整體趨弱的一個剪影,只不過相對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而言,中國經濟的風險釋放更加滯後一些,而且實事求是地看,也更加溫和一些。具體表現如下:

  其一,人民幣兌美元走弱是新興市場貨幣集體走弱的滯後反應。根據Bloomberg的數據,截至3月11日,人民幣兌美元在一個月內貶值了1.3%,在24種主要新興市場國家貨幣中排在貶值幅度的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盧布和智利比索兌美元的貶值幅度。

  雖然人民幣近一個月來貶值幅度較大,但如果把觀察時間拉長,就可以看到,相對於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貨幣,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出現得較晚、累計幅度也較小。根據Bloomberg的數據,在過去半年里,人民幣兌美元僅略微貶值0.32%,而24種主要新興市場國家貨幣中有18種兌美元貶值。根據BIS的數據,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上升了7.67%,在61種全球主要貨幣中排在升值幅度的第三位,而主要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大多排在貶值榜前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