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烏克蘭與俄羅斯 千年來誰出賣了誰?

http://www.CRNTT.com   2014-03-31 08:30:29  


 
  連年戰爭使得烏克蘭經濟最發達的第聶伯河兩岸廢墟成片,人口損失高達30%以上。波蘭只想用武力徹底解決“烏克蘭問題”,“叛亂首先必須由軍隊鎮壓。”儘管獲得了許多勝利,但力量有限的哥薩克“蓋特曼”已無力再戰,只能尋求外援。權衡利弊之後,烏克蘭投入了沙皇俄國(1533年由莫斯科公國改名而來)的懷抱。

  1654年1月18日,烏克蘭在基輔近郊小城佩列亞斯拉夫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上層哥薩克大會——拉達大會。赫梅利尼茨基在會上發表了講話,“你們都知道,我們的敵人想滅絕我們,甚至連羅斯這個名詞都不讓在我們的國土上提及。因此,請你們從四位皇帝中選擇一位國君。第一個是土耳其蘇丹,他壓迫(信仰東正教的)希臘人。第二個是克里木汗,他已多次使我們的弟兄們流血犧牲。第三個是波蘭國王,至於波蘭地主的壓迫就無需多言啦。第四位是俄羅斯沙皇,東方的皇帝,唯有在信奉東正教的沙皇那裡可以找到最令人放心的庇護和栖身之處”!按照哥薩克的傳統,在場的人們高聲呼喊表示同意。當天,哥薩克就與來自莫斯科的使節簽訂了宣告烏俄結盟的《佩列亞斯拉夫協議》。

  匪夷所思的是,如此重大歷史意義的協議正本竟然已經丟失了,更有甚者,按照俄羅斯古文獻家彼得·沙夫林的考證,連副本也有可能是沙皇偽造的!因此,俄羅斯和烏克蘭對於協議的內涵分歧嚴重,在沙俄-蘇聯時代,“這是兩個斯拉夫民族的重新合併,烏克蘭人民許多世紀以來一直渴望與俄羅斯重新合併,如果沒有合併,烏克蘭民族不可能得到拯救”是不容辯駁的主流觀點,但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學者更傾向認為這只是一個臨時性的軍事同盟條約。雙方各執一詞,反正是死無對證。

  不管怎樣,結盟之後俄國如約出兵對波蘭開戰,挽救了岌岌可危的蓋特曼政權。1667年和1686年俄國兩次與波蘭簽訂條約,將基輔與第聶伯河以東的土地並入了俄國,烏克蘭人在莫斯科統治下的日子開始了。

  烏克蘭人很快就發現,這是“烏克蘭國家的嚴重錯誤和戰略失策,導致烏克蘭人失去了國家和民族獨立”。莫斯科並不是解放者,只不過是以“俄羅斯化”代替了“波蘭化”。沙皇逐步取消了哥薩克人的自治權力,取而代之的是與俄羅斯本土完全一致的行省體系;“烏克蘭”的名稱遭到禁止,被更加政治正確的“小俄羅斯”代替;烏克蘭語被視為俄語的一種方言(兩者互通),禁止烏克蘭語文藝演出,也禁止學校教授烏克蘭語。許多烏克蘭(尤其是東部)精英逐漸被同化。最典型的就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得力助手維克多·科楚別伊。他說: “儘管我生來就是個‘一簇毛’(當時對烏克蘭人的蔑稱),但我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加是個俄羅斯人”。就連烏克蘭最偉大的民族詩人塔拉斯·舍甫琴科的知名度也遠不如同時代的烏克蘭作家果戈理,後者用俄文撰寫的《欽差大臣》、《死魂靈》等作品被列入經典俄語文學名著的行列,本人甚至通常被(不正確地)視為俄羅斯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