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透視博鰲:亞洲的新未來面臨嚴峻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4-04-11 08:20:19  


  
  在中印自貿區建設遇阻的背景下,中印相繼與東盟簽署自貿區協定。有分析人士稱中印在東盟的競爭將加劇。也有分析人士稱,中印可以通過東盟這個第三方市場進行貨物貿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中印自貿區缺失的遺憾。 

  更為緊迫的是,在美國《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的吸引下,日韓以及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已經表現出濃厚興趣。但是中國對TPP仍持有疑慮態度。美國的這一經濟合作協議到底蘊含著怎樣的戰略目的?如果是推動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則美國沒有必要搞出這個TPP,畢竟現有的RCEP顯然更能推動亞洲的經濟一體化進程。 

  正如博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所言,當前與亞洲經濟體密切相關的區域性經濟合作談判主要是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和以東盟為核心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相較而言,後者更提倡開放性,與全球價值鏈聯繫更緊密,因此在亞洲更具代表性。出於戰略目的的考量,美國不會放棄TPP,而大力推動RCEP將是中國領導人青睞的經貿政策。TPP與RCEP之間的爭鬥或將左右未來亞洲經濟的走向。 
 
  在經貿合作亟待注入新動力、新改革之外,亞洲地區的安全形勢欠佳。由釣魚島爭端所引發的中日矛盾,目前並未看到和緩的跡象。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此前訪問日本,高調宣布美國支持安倍為日本自衛隊鬆綁所作出的努力,並揚言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中美日在亞太地區的競爭火藥味十足。 

  在中日關係跌至谷底的背景下,中國的南部海洋依然不平靜。繼菲律賓將南海衝裁協議提交國際海洋機構之後,中菲又在仁愛礁展開新一輪博弈。美國政府的言論以及實際行動為菲律賓大鬧南海提供了底氣。中國國防部長當面批評美國防長哈格爾在亞洲領土爭端中的言論,並不會改變美國所奉行的立場。中菲在南海的爭鬥仍將持續,這已經影響到中國與東南亞的關係。 

  泰國近期局勢的動蕩仍讓人擔憂。局勢的動蕩已經讓泰國的旅遊業遭受重創。緬甸近期的政治經濟改革雖然讓人看到緬甸經濟重振繁榮的曙光,但這依然有賴於緬甸民族問題的有效解決。 

  只有域內國家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濟外交政策,摒棄政治分歧,改革經濟發展理念,維護地區穩定,亞洲的新未來才值得期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