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發展是福動蕩是禍 適用亞洲與全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14-04-17 09:05:00  


  
  安倍晉三上台後,在日本造成的政局動蕩又進一步升級,公開侵奪中國的釣魚島並進行軍事對抗,修改憲法要求獲取發動戰爭的權利,推動武器出口,破壞“無核三原則”,把日本帶回舊有的軍國主義道路。 

  據分析指出,“安倍經濟學”造成的動蕩是壓死日本經濟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拉動日本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都成了“安倍經濟學”的犧牲品。安倍仿照美國“量化寬鬆”刺激經濟,刺激通貨膨脹,讓日元大幅貶值,認為會有利出口。但安倍忘記了“日元”不是“美元”,沒有那麼多資本利得;加上從上世紀累積的日本國內的內債早已高達200%,“量化寬鬆”的結果只是害了日本人民。另外,新世紀的電子通信業已經不是日本出口的強項,汽車又累累受到美國打壓遭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還有日本產品多依靠中國支持,可安倍政治上反華與中國過不去。這樣一來,美中兩大經濟體都成了“安倍經濟學”實施的障礙,日本除了墮落便別無它途。 

  再看美國經濟,動蕩也沒有得到多好的出路。 

  且不論從2003年美國發動全球反恐戰爭未能如往常一樣亨受到“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的快感,中東及世界其它地區淪為動蕩的地獄後,美國國內亦間接遭受重創。與過去資本主義世界經濟規律不同,此次起於2008年的美國經濟危機,其發生發展過程與持續性破了西方經濟學家們發明的經濟規律。 

  早在2009年經濟危機開始不久,有研究市場經濟的學者撰文論述危機發生的原因,指出若不是1971年美元取得全球獨霸地位後美國在全球濫用美元,貪得無厭,造成的惡果是不至如此的。以“次貸危機”為例,就是在全球基礎貨幣供應量呈數十倍增長,物價飛漲,世界平均通脹水平日益增加,貧富分化惡化,市場混亂的情況下,美聯儲自2004年6月連續17次以相同幅度加息,進一步吹大金融泡泡造成的。“次貸”促使社會兩極分化,在不可支撐後終於一朝破滅。該文章認為,17次加息充分反映美聯儲的貪濫和不顧後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