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當前中國經濟穩增長保下限壓力加大

http://www.CRNTT.com   2014-05-03 09:19:31  


  中評社北京5月3日訊/當前我們面臨的形勢不是要防上限的問題,而是穩增長、保下限的問題,穩增長保下限的壓力在加大。宏觀政策應根據當前經濟形勢進行預調和微調。

  證券時報發表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馬曉河文章表示,目前,中國經濟正處於短期波動和長周期下行的相交織時期,即中長期經濟增長率出現周期性下行,從高增長速度向中位增長速度轉軌,短期內經濟又在波動。中國經濟增長已經連續17個季度,即從2010年第一季度開始到現在出現了趨勢性回落,今年第一季度增長7.4%,是第17個季度出現增長率趨緩。從幾組宏觀數據看,還看不出來經濟增長會出現明顯上升趨勢。不過,目前經濟增長還是在政府的合理預期區間之中。

  文章分析,今後幾個季度影響經濟增長有幾個挑戰因素需要關注,這幾個因素將會對經濟增長帶來深刻影響。

  一、從國際看,國際形勢的好轉並沒有帶來對中國外需的明顯增長。主要原因是發達經濟體對中國的需求不振和發展中經濟體對中國的外需發生了供給替代。

  第一,在需求方面,發達經濟體的公共消費和私人消費目前動能偏弱,影響了中國的出口增長。歐債危機、美國的財政赤字導致發達國家政府紛紛壓縮公共需求。私人消費也沒有明顯上升,普索公司對歐洲13個國家的調查顯示,2014年有79%的受訪者對新一年的消費願望是降低的,儲蓄願望是增加的。這種公共需求的收縮和私人消費的不景氣通過乘數效應影響中國的出口,因為對發達國家的出口佔中國出口比重在49%左右。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在溫和上行,對中國外需增加不明顯。

  第二,在供給方面,供給市場上出現了對中國製造的供給替代效應。從發達經濟體看,發達國家為應對金融危機推行“再工業化”,使得一些高端製造向發達國家回流,這對中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高端產品出口形成擠壓和挑戰。再看發展中國家,近幾年來比中國還落後的一批發展中國家正在向中國學習,把中國作為典範,利用本國土地、勞動力、環境資源和匯率等低成本優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同中國一樣的工業品,並向發達國家出口,對中國在中低端市場上形成明顯的擠出和替代效應。像越南、泰國、柬埔寨、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以及非洲甚至拉丁美洲國家等,都在舉辦投資產業園區,大量地生產服裝、鞋帽、家電、家居、電子玩具等,在世界市場上同中國形成競爭關係。當中國出口出現負增長時,越南的鞋類生產、服裝類生產出口卻分別增長了40%到70%以上。在需求增長不明顯的同時,供給又被替代,這就是為什麼國際環境轉好以後對中國的需求不明顯的關鍵所在。

  目前,中國貿易進出額占GDP(國內生產總值)50%左右,對外貿易領域吸納就業8000萬人,外商投資企業就業規模達到4500萬人。國際形勢好轉與中國外需發生背離的情形將是一種長期趨勢,這必然會影響當前和今後的中國經濟增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